和国际友人来华时参观考察的首选。老字号产品更是成为中国领导人会见外宾、互赠礼品的必然之选。周恩来总理生前曾27次到“全聚德”烤鸭店宴请外宾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名噪京城的“馄饨侯”能把馄饨皮做到薄如纸,把皮放在报纸上,能看到上面的字,味道更是一绝。当年周总理宴请外宾,也把“馄饨侯”的师傅请去过几次。
除了大城市,较为偏远的中国乡间同样能孕育著名的老字号品牌。贵州茅台酒就是突出的一个例子。
产于贵州茅台镇的茅台酒,以悠久的酿酒历史、优厚的酿酒文化、独特的酿酒环境、独特的酿酒工艺和美妙绝伦的“空杯留香”而著称,并与法国干邑白兰地、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早在1915年,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就曾被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外国人对之不屑一顾。一名中国代表情急之中将瓦罐掷碎于地,顿时,酒香扑鼻,惊倒四座,最终茅台酒一举夺冠。这是茅台走向世界的开始,以后它又十多次获得国际金奖。
茅台还与中国政治、外交结下了不解之缘。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茅台镇,曾以茅台酒解乏、治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品过茅台酒后,赞叹不已,茅台从此成为他们一生的钟爱。1954年,周恩来总理代表新中国第一次到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并用茅台酒招待了各国代表。周总理回来以后说,茅台酒也是帮助他取得这次会议成功的重要帮手。1975年,时任中国副总理的王震在一次全国会议上宣布:贵州茅台酒是国酒。
茅台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环境造就了茅台酒只能诞生于茅台的奇迹。因为产品的独一无二性,2001年茅台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5年; 作为中国白酒与黄酒的代表,茅台、古越龙山一起和法国的卡慕国际——全球第四的免税产品销售网络合作;在全球免税店里开设了“酒中之王;王者之酒”的中华国酒专区,从而成功进入国际奢侈品销售渠道。
长期以来,茅台都是中国高档白酒的代名词。不论是国宴还是家宴,不论是公务会餐还是朋友小聚,茅台都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从吃住到穿戴,从柴米油盐到就医用药,从金银玉器到文房四宝,老字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长期以来,老字号凭借其较高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以自己独具特色的产品、热情周到的服务,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广大百姓,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对老字号情有独钟。每逢传统节假日,老字号店铺里顾客川流不息,老字号的产品供不应求,即使在商品丰富、总体供大于求的今天,仍然如此。
每一个老字号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其创业经营历程饱含智慧和心血; 代表了中华商业文化的精髓; 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老字号也凭着其“老”而演化成当地风土文化的一种象征; 一种经典的符号; 成为一个区域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与情感的根; 活的文物。
2、老字号的危机
马顺来老汉所企盼的生活,是永远守着自己的腊牛羊肉手艺。这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他一生的情结。所以,这位70岁的回族老人每天早上9点都要准时出现在北京牛街一爿摊位前,没有声嘶力竭地招揽生意,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顾客。和便宜坊、同仁堂等大店相比,马顺来的腊牛羊肉店虽然也是老字号,但无论是店面,还是声名,相形之下就小了很多。但对于70岁的马老汉来说,桑那天并不能妨碍他开门卖肉。老汉说,“比赚钱更重要的是让祖传手艺流传下去。”
1952年,17岁的马文学到运输公司工作。在当时的环境下,马家祖传的腊牛羊肉生意暂停。1979年政策放开之后,43岁的他打算离职回家专心挑起祖辈留下的绝活,但由于是车队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