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部分 (2 / 5)

时候, 比较强调美国的优势和中国的弱势。 大家都经常听到这样的论断: 中国学生只会死记硬背, 对付考试, 从小学背到大学, 实际操作和研究的能力很差。 美国教育不一样, 上课非常活泼, 老师强调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反对机械地记忆和反复地练习。 这样的论断说出了部分事实。

耶鲁的本科生, 除了小部分一年级的概论课程和语言课程要记忆结论性的知识外, 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都更注重如何思考问题, 以及如何通过研究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在上这些课时, 很多基本的知识只是一带而过, 或者要求学生课前课后自己解决。 课程的形式是小型的讨论课,这就决定了上课的方式是以学生为主的互动性课堂。 老师启发, 学生探索, 课上大家一起讨论探索的思路。 文科的作业和考试以主观分析为主, 直接检测记忆的不多。 耶鲁有一门给本科生开的新闻学课程, 邀请了《纽约时报》的执行主编主讲。 老师的身份决定了这门课无论如何不可能很“理论”, 但肯定比那些照本宣科的新闻学原理课程有趣。 果然, 这个风风火火的女强人直接从自己的从业经历出发, 结合多年的业界经验侃侃而谈, 还利用她的人际资源, 请了不少《纽约时报》的记者、 编辑, 根据各自的特长分专题讲述。 课上, 学生一直都有好奇感和新鲜感, 讨论热烈, 天马行空地提问。 有些话题并没有结论, 但从讨论的过程中就已经受到很多启发。 这门课的作业也很实际, 把全班的人名放在盒子里, 大家抽签, 抽到谁就以谁为对象, 写人物专访。 作业涉及如何采访, 如何选用材料, 如何写作, 如何吸引读者, 这些能力都不是从记忆原理中可以获得的。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就更是如此, 老师不会直接讲授知识或者要求学生背诵记忆某些知识。 应该说美国人文社科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记忆的作用似乎不大。 中国的大学文科教育则不同, 很多来自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都抱怨本科阶段背得太多, 想得太少。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文科教育都以老师讲授为主, 主要讲基础性的、 事实性的知识。 考试主要靠背, 有些需要归纳、 比较的题目, 学生也习惯了以背参考书或者研究文章的结论来应付考试。 研究性的小组讨论课和独立的研究性论文在研究生阶段才出现。 做研究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 生活中的很多结论都是通过研究去发现的, 所以研究的意识和怎么去做研究的训练应该越早开始越好。 在美国, 小学就有这样的训练。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美教育的“鱼”和“熊掌”(2)

我参观过一些美国的中小学, 旁听、 观察过他们的课程。 深切地体会到这些课程非常强调过程, 很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 尤其是自由思考的过程, 并不注重记住某个结论。 这种模式对资质好的孩子来说是启发和引导, 对于大多数天赋不够的孩子来说, 如果没有因材施教的补充和辅导, 没有反复的练习和巩固, 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很有限的, 从而也就显得这种自由、 宽松的教育方式是不公平的。 中国恰好相反, 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过于强调记忆的作用, 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很多老师通过自己的钻研, 把需要学生自己去比较、 分析、 总结的认知性知识都转化成内容性的本体性知识让学生记忆。 表面上看学习效率提高了, 考试分数也上去了。 仔细一想, 这就像孩子小的时候, 母亲替他咀嚼, 然后再送到嘴里, 在这个过程中营养难道不会部分流失?孩子的咀嚼能力如何提高?这种教育的方法保证了整体水平差异不会太大, 但弱化了学习的“过程感”, 使得中国的学生从小就有一种被动接受、 而不是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