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的价值,文化资本可以转变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父亲积累文化资本的行为使他对未来有充分的信心,这一点,他的孩子也有所认识。
中产阶层文化资本的确认(2)
同样的情况还有学生3 。学生3的父母均为大学教师,父亲是一名“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是“家中的精神源泉”。学生3说:“‘做什么事就要做到最好!’这是他常说的话。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三年的学习,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为省某学会理事长,把我们家从小城镇带入了大都市,也是他身上那股儿拼劲,给我们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激情。”母亲是个天生聪慧的人,也贤惠,在父亲为了理想拼搏时,默默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自己也成为某高校学院的办公室主任。“在父母的感染下,我学着像父亲一样拼搏,进入了我现在所处的班级。我一直都用父亲、母亲这样敬重的字眼,是因为他们是我所尊敬、所要学习的,这个家有了他们,才能不断感染我,激励我。”
“做什么事就要做到最好”,成为这个家庭最重要的文化资本,学生3写道:“我的家不是给我任何其他间接的帮助,只是源源不断地、直接地赋予我精神上的力量,是我的精神寄托。”
至于做教师的父母则更是对孩子的学习比较操心,尤其是中学教师,他们有专业辅导能力,相对来说,对于孩子的学业表现更能明察秋毫。以下是一位同学的自诉:“我爸是位教师,我在学习上的问题常请教他,他总是十分认真地、生动形象地解答,他十分严格,不放过我一点点小错误。有一次,我把‘乙烯’和‘乙炔’弄混了,爸狠狠地批了我一顿,‘这都弄错,还怎么学化学啊。’爸常说,不骂是记不住错误的。我妈也是位教师,每当我学习有所下降时,是妈妈第一个发觉并指出。她总是急匆匆地与我沟通,并指引我步入正轨。初二有段时间我把心思放在打球上,每天放学到家总是很晚,到家就累得要睡觉,妈妈发现不对,就找我交谈,使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帮我改正。”
3�自理与自立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越是以子女作为教育主体,给子女充分的尊重,就越有利于子女自理和自立能力的发展。以下是两种民主型家庭的教育方式。学生4的父亲是上海一所中学的德育主任,他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育自己的孩子结合在一起,对孩子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在孩子的心目中,他的父母“总是把我当成一个大人一样与我平等地交流,家中的气氛没有冷战的紧张,而是充满了民主与宽松。记得很小的时候犯了错误,父母从未用过什么体罚措施,他们总是很耐心地和我摆事实,讲道理,坦诚地教导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最严重的也就是父亲会弹我的手心,不过显然也算不上什么体罚。再大点儿,到我上小学时,连弹手心这样的‘重罚’也消失了。而自打上了中学后,往往家里许多重大决定中都有了我的建议。而且一旦我有了什么想法,比如和同学去看电影上网聊天等,只要立场没有错误,爸妈都会给我充分的自由让我自己去做。甚至有时还会向我提出更合理的建议来完善我的想法。诸如哪部电影值得一看,哪个网站上有关于科普的介绍等等,完全没有社会上盛行已久的‘家长作风’。”因此,生活在这样一个民主、平等的家中,这名学生自然会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学生1则说:“我爸我妈向来尊重我的决定,只要对我成长有益,他们都不干涉。”她在作文中提及中考填志愿时的情形,那段时期,父母天天晚上出去散步,“说什么放松身心,其实他们早累得不行了,只不过是背着我讨论填报策略罢了。可到头来,他们还是那句话,‘四大名校随你选,我们不管。’中考三天,他们除了给我准备饭菜,依然照常上班,既不送考,也不给我什么鼓励和安慰,似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