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题。他影片的视角总是远离文明世界,去孤独的对准这些怪异的人物,他因此也被称为影坛上“地道的离群索居者”。
想起摄影史里有句名言:不是你在拍摄照片,而是照片在拍摄你。赫尔措格的电影貌似对准的都是那些怪异的或者特立独行的主人公,其实他镜头一直冥顽的对准着自己,所有的电影只有一个路径,去触碰他内心的那颗灵魂。万水千山,走到的只是心底。与其说他有非同寻常的艺术追求,不如说他其实只是在骄纵自我。
我因此写了一首叫《自我》的诗歌送给他:
《自我》
一场淋漓的大雨中
一个无人的广场上的一个疯子
和他的舞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遍布天下的秘籍
遍布天下的秘籍
――对《读者》杂志的思考
饭卡兽/著
一、心灵到底需不需要“牧场”?
旅德多年的摄影家王小慧在他的自传《我的视觉日记》里提到这样一个细节:一次,作者的朋友送她一张明信片,里面用到这样一个比喻:心灵的牧场。作者当即被这样一个简单的比喻而感动,觉得美妙无比,进而心生温暖。然后作者在书中用了大段的文字在那里絮絮叨叨的把玩赏析着这个比喻,表达着自己的那难于言说的喜爱之情。从那激动的笔触我们能感受到她那真实的情感并不是表演。
看到这样一个细节我是很惊讶的。在德国生活多年的摄影家面对这样一个简单比喻的态度是我难于想象的。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其他还读点书的中国人早已经不会对这样的比喻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在中国,这样的比喻早已经是铺天盖地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在百度里搜索一下,什么“心灵的牧场”“心灵的后花园”“心灵的田园”诸如此类的比喻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它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普通人的博客日记;散文或随笔里,甚至是一个中学生的文章里。一个普通中国人很容易在身边的书籍杂志上见到这样的比喻,甚至一个中小学生也能轻易的造出这样的比喻。
这让我感到奇怪,为什么一个德国生活在人会对这样的比喻赞叹不已视为珍奇,而在中国这样的比喻却已经铺天盖地?是什么造成了这样?
随便翻开《读者》2006年春季卷即1…6期的合订本,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许多这样的文章题目:
点一盏感恩的灯 收藏幸福 一磅亲情 爱的宽恕期和保质期 永不受伤的飞翔
感恩的爱着 半截牙签的温暖 除却心灵的伤疤 希望是减法
一面墙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感恩的心 (大家注意光是感恩就重复出现了3次)
把收藏和幸福组合在一起,用一磅去度量亲情,聪明的人不难看出,这些题目里面都有一种明显的人为的造词组句的痕迹,无非在是“爱、亲情、心灵、人生、感恩”这些词语上加上各种修辞。我们也能很容易的察觉,其实这些貌似优雅的修辞背后,是作者那明显的主观牵强的制造用心,其目的就是无论怎样,都要和“心灵、爱”这些高尚美丽的话题发生关系。
发行量位居期刊类全国第一的《读者》现在的宣传口号是“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正是从这里我们发现:《读者》的全部秘密就在于两个字心灵。只可惜,我们从上面这些文章题目很容易能发现,这些“心灵的养料”并不是天然生成,而是人工大肆制造的。《读者》就是全中国最大的“心灵工厂”,商业化的批量生产着全中国的“心灵营养品”,并把这个话题铺天盖地的散播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个人都熟悉这种话语模式。可是,这种大肆在心灵上修建人工牧场试图养护心灵的做法未必就是真正的关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