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日落大道》是黑寡妇的终结,《白热》和《吻别明天》是匪徒的终结,《送达医院已死》是约翰?陀(弗兰克?卡普拉影片《会见约翰?陀》'MeetJohnToe'主人公,是30年代美国平民乐
观主义民主理想的化身。———中文版编者注)式美国人的终结。
截至50年代中期,黑色电影已经趋于沉寂。不过还是有几部
名作姗姗来迟,例如《死吻》、刘易斯()和阿尔通的《大乐队》,以及黑色电影的墓志铭———《历劫佳人》,但从总体上
来看,一种新风格的犯罪电影已流行起来。
正如麦卡锡和艾森豪威尔的上台所显示的,此时的美国人渴望看见自己更为中产阶级的一面。犯罪行为必须挪往郊区。罪犯穿起了灰色法兰绒套装(指坐办公室的中高级职员。),走路走痛了脚的警察被沿着高速路飞驰的“机动部队”代替。任何社会批评的企图,都不得不套上肯定美国式生活方式的荒唐外衣。从技术上来说,电视通过它对充分照明和特写画面的需求,逐渐削弱了德国的影响,而彩色摄影自然也成了对黑色电影的最后一击。西格尔、弗莱舍(RichardFleischer)、卡尔森(PhilKarlson)和福勒这样的新导演,《天罗地网》(Dragnet)、《M小队》(M鄄Squad)、《列队》(TheLineup)和《高速公路巡逻队》(HighwayPatrol)这样的电视
剧,都填补进来,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犯罪剧。
黑色电影时期是一个有着巨大创造力的时期———或许是好
莱坞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时期;至少,当我们不以它的峰值,而是以它的平均值来衡量时,结论肯定是这样的。随便挑部黑色电影出来,它都很可能会比随意挑选出来的某部默片喜剧、歌舞片、西部片等拍得更好(例如,一部约瑟夫?H。刘易斯的B级黑色片要比一部刘易斯的B级西部片更好)。作为一个整体时期,黑色电影达
黑色电影笔记(7)
到了艺术上不同寻常的高水准。
黑色电影似乎能把每个人如导演、摄影师、编剧、演员的特长
调动出来。一部黑色电影能造就一位艺术家事业曲线上的最高点,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有些导演就是在黑色电影中拍出了他们的最佳作品(斯图尔特?海斯勒'StuartHeisler'、罗伯特?西奥德马克、戈登?道格拉斯'GordonDouglas'、爱德华?德米特里克'EdwardDmytryk'、约翰?布拉姆、约翰?克伦威尔'JohnCromwell'、拉乌尔?沃尔什、亨利?哈萨维);还有些导演从黑色电影起步,在我看来,他们之后都再没能到达过那最初的高度(奥托?普莱明格、鲁道夫?马特、尼古拉斯?雷、罗伯特?怀斯、朱尔斯?达辛、理查德?弗莱舍、约翰?休斯顿、安德烈?德?托特'AndredeToth'、罗伯
特?奥尔德里奇'RobertAldrich');还有一些导演,他们在别的模式鲁道夫?马特的黑色电影《送达医院已死》(1950)是施拉德那个没能拍成的剧本《隐秘的人》的
灵感来源:内维尔?布兰德(NevilleBrand)、埃德蒙?奥布莱恩(EdmondO’Brien)、迈克尔?罗斯中拍过伟大的作品,也拍过伟大的黑色电影(奥逊?威尔斯、马克斯?奥弗斯、弗里茨?朗、伊利亚?卡赞、霍华德?霍克斯、罗伯特?罗森'RobertRossen'、安东尼?曼、约瑟夫?罗西'JosephLosey'、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斯坦利?库布里克)。不论你是否同意这种图解,它传达的信息却是无可辩驳的:黑色电影确实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