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部分 (2 / 5)

去考虑一下,我下

。”她说:“不,他们现在就要答复。”我说:“我现在没法给你答案,去西雅图对我来说会是人生的一大转变。因为如果我去的话,那肯定至少得干五年。”宝琳说:“他们现在就要答复,如果你现在不能给我‘是’的答复,那你的答案就是‘否’

了。” 我记得我站了起来:“我猜,我的答复就是‘否’了。”我走了出

去,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就此画上句号。回洛杉矶的飞机上,我心想:“好,这下你把自己整个的事业都给搞砸了。你曾梦想的一切,现在有人双手奉上,你却拒绝了。你无力谋生,你欠了一屁股债,你拒绝了成为主流影评人的机会。拒绝这份工作,就意味着你再也不是影评人了。你现在只好放弃,把影评人这一块整个打包遗 忘,努力去当电影人吧。”

040

注释:

'1'约翰?卡萨维茨的《面孔》(1968),以半纪录片的方式描述了一群对生活不满的中年人。主演包括吉娜?罗兰兹(GenaRowlands),她后来也演了施拉德的《阳光普照》。'2'1968年5月,戛纳电影节遭到(在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等人支持下的)民众抗议,他们抗议在国家处于危机之时,电影节放映的大部分电影中,却还都弥漫着纯商业的和无聊的主题。该届电影节因此被中止。

'3'《男性/女性》(1966)、《精疲力竭》(1959)、《中国姑娘》(1967)都是戈达尔(1930—)的

作品。

'4'《电影手册》是从《电影杂志》(1951)中拓展出来的一本法国电影杂志,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高度影响力,它由安德烈?巴赞(AndréBazin)等人担任编辑,50年代中期参与其中的许多年轻影评人后来成了新浪潮运动的带头人: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雅克?里维特(JacquesRivette)、克劳德?夏布洛(ClaudeChabrol)、埃里克?候麦(EricRohmer)。1960年代末期,《电影手册》放弃了它早年对于作者论的执著,改投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电影分析门下。1965年至1967年,美国影评人安德鲁?萨里斯制作了《电影手册》的英语版;在此期间,萨里斯就是作者论在美国的支持者。'5'约翰?福特的《青年林肯先生》(1939),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建立在一件真实的谋杀案基础之上,亚伯拉罕?林肯(亨利?方达扮演)担任被告的辩护律师。《电影手册》对该片的长篇分析也出现在1972年第13期的《银幕》杂志上,标题为《约翰?福特的〈青年林肯先生〉》,由海伦?拉克那和戴安娜?马蒂亚斯翻译。'6'施拉德关于罗塞里尼的《路易十四的崛起》一片的影评出现在1971年第6期的《电

影》杂志上。全文见后。

施拉德的电影评论具有双重意义

这里挑出来的施拉德早期影评,体现的是一种多样性。为《洛杉矶自由媒体》写的《逍遥骑士》影评,即那篇令他被该刊解雇的文章,便很好地说明了这位年轻影评人逆大势而行的想法。《扒手》(Pickpocket)的影评以及关于伯蒂彻(BuddBoetticher)的文章都触及一些在《超验风格》中他花大篇幅讨论的观点;关于伯蒂彻的那篇文章,还为我们勾勒出了他身上一些与作者论相逆的观点。

关于罗塞里尼和佩金帕的那两篇文章,不仅是对他喜爱的两位导演的个人研究,也是施拉德那种传播福音的精神的很好例证,我们可以看出他为那些被忽视或被误解的导演创造舆论或拨乱反正的努力。《黑色电影笔记》则是关于这种电影类型的一次开拓性研究,表达出施拉德心中对当时美国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