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部分 (3 / 4)

势汹汹,都像跟朕有多大的仇似的!……

顾宪成遭黜,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顾平日便以天下为己任,且以讲学名扬天下,朝野称他“大贤”“大儒” ,他曾讲过:只要天下还有一线希望,就要坚持干下去,不可知难而退,使一帮宵小控制朝政;作为朝臣,也绝不应同流合污,使政局更加糟糕。……今日他无罪被斥,引起了群臣共愤,大家纷纷投疏论救,奏章不下百余篇,就连阁臣赵志皋张让,也上了疏。而皇上皆不为所动,相反还降旨威胁群臣:如果再论救,司官为首者降职调外,其它人罚俸禄一年。

到了五月,有户科给事中卢明诹再次上疏申救顾宪成,皇上大怒,把卢某降一级调外,同时把顾宪成革职为民。

六月盛夏 ,骄阳似火。

在学政李三才的盛情邀请下,顾宪成来到李的家乡京郊通州张家湾,避暑消夏,等秋凉后再南下回无锡故里。

张家湾位于京城东南六十里,自古便是大运河的存储码头,有一首民谣这样唱道:“运河水长长,满河里走皇粮。两岸买卖铺,吃饱喝足有地方住。四通八达都是路。”李三才的家,就在大运河西岸的皇木厂旁。 吃过晚饭后,李三才先是领着顾宪成在河边散步,夜幕降临后,两个人便坐在堤岸上,欣赏起古运河的夜景。月光皎洁,阵阵凉风从河面吹来,顾宪成情不自禁地说了句“好爽啊 !”随即陷入了沉思。

李三才见自己的这位至交,今晚话不多,便问:“泾阳,你心中还在盘算廷推阁臣那档子事儿 ? ”

顾宪城望着河心的月影,说:“我不后悔 !替国家举荐人才,就该办事公正,不能塞职两可;我是为国家担心啊 !这样下去,朝中的忠良要被他们打扫光的?”说到这里,他扭脸瞅了瞅李三才,目光中流露出几分忧虑 。

李三才太熟悉顾宪成的忧患情结了。顾年轻时就曾撰写过一副座右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历来主张学以致用,反对空谈之风,他多次对李三才讲过:“有志向的读书人,没有不把救世放在首位的?”就是这样一位心忧天下的贤人,偏偏不为皇上所容 !李三才听说顾的削官,主要是王锡爵在皇上面前进了谗言,这倒出乎他的意料。万历初年,李三才参加乡试,王锡爵是自己的座师,对自己还挺器重,真想不到王竟是心怀叵测之人?朝中廷推阁臣时,三才正在山西学政任上,要不然会亲自登门去劝一劝王,或许事情不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李三才开口问:“泾阳,回无锡后有什么打算?”

顾宪成脱口而出,说:“还干我那老本行——讲学。眼下世道人心不古,一些人毫无礼仪廉耻,我热心讲学,无非想变一变风气,正本清源,让朝廷多出几个真士大夫!”

李三才饶有兴趣地听着,顾宪成继续说道:救世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矫正上边,在朝廷上抗争纠偏;一种是矫正下边,让下层的读书人培养出一种圣贤精神,讲气节关心国事,日后在朝为官,也可驳正君王之误。上难而下易,我采用讲学,就是为了矫之于下。

顾宪成仿佛是在发表一篇救国宣言,他那高亢有力的声音,在这静谧的夜晚,令河水仿佛也产生了共鸣,不时发出阵阵哗哗的响声。

第二天 ,李三才带着顾宪成游了附近的“将台” ,即萧太后点将台,它让顾想起了北宋抗辽英雄杨业父子的事迹。之后二人又去了广福寺 ,瞻仰了殿上那一丈高的铁佛。

第三天,李三才陪伴顾宪城去游通州八景之一——“万舟骈集” 。李顾二人选了一个临河的二层酒楼,楼下石桥四布,水势环曲。推开窗户向远处瞭望,只见从通州到张家湾四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