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河道上,官船客舫弦唱相闻,船来船往十分热闹。朝廷在岸边建了通济仓,还有皇木厂木瓜厂盐场等库,到处是一片繁忙景象。李三才伸出手指着前方临河的一处胜地,对顾宪成介绍说:“那儿就是远近闻名的里二泗村。——”说到这里,李三才含笑问:“泾阳,你有多久没见汤显祖了?”
顾宪成回答:“有几年了。他被贬广东时,我谪居福建,都是在大海边,相隔千里,当 时,真想乘船去探望这位同龄难友。”
李三才感慨说:“泾阳你不知,那一年他被贬广东,就是从这张家湾上的船。船经过里二泗,他还特地下船登上玉皇阁,又游了佑民观,还赋诗一首,我记得开头两句是‘陵岳翠西矗,河渠白东淼。’,眼下已是人去楼空。”言语间充满了思念之情。
顾宪成说:“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海若(汤显祖号)早又从广东调入浙江邃昌了。他官声甚好,拿出自己的俸禄,修了个相圃书院,民风为之一变。我在吏部曾几次提出恢复他的原官,让他仍回南京任主事,却屡屡遭到王锡爵的反对 。唉 !好人受磨难何其多呀!”
顾宪成在张家湾一直住到九月,暑退秋凉才告别了好客的李三才一家,乘船返回了家乡无锡泾里。 顾在吏部就已积劳成疾,回家后常感到头目眩晕,他一面养病,一面撰写《小心斋札记》。“小心斋”是顾的书斋名,顾认为自己一生的学问,用“性善小心”四字可概括。“小心”是针对王阳明某些传人空谈“心性”而发,他认为心是 活物,如果一切听之任之,后果不堪设想。他在《小心斋札记》中,例举了官吏士大夫中的一些积弊,如委曲迁就临难苟免顽钝无耻;提倡学问贵实行不贵空谈,而气节是人生的大节,是需要终生恪守的。
顾宪成体质素来就弱,再加上带病著书,很快就一病不起了。病危时,朱氏夫人与几个儿子环床而泣,顾睁大眼睛坦然说:“人有来处应有去处,无须过多伤感!”为此他曾赋诗一首:芒芒大地任推迁,消息盈缩总自然。若欲个中生去取,请看四十六年前。此时他正逢四十六岁盛年。
顾宪成在病榻上辗转近一年,第二年秋天才病愈,正如他给朋友信中所写“生平颇怀热肠,怎能耕闲钓寂” ,他倾心要做好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讲学。他把讲学看作日用饮食一样重要,他多次说过学之不可不讲也,不讲则人心蔽塞。他和也已罢官的弟弟顾允成商量,说近来求学弟子云集,附近邻家与庙宇都已住满,必须想一个长远之策,另外眼下还缺少一个大的讲堂。于是兄弟二人慨然捐资,在小心斋东溪水边建书室十间,供众弟子居住,另建一座讲堂,取名“同人堂” ,可容百人听讲。
顾宪成兄弟二人在家乡泾里极有人缘,有一年闹饥荒,他兄弟二人拿出母亲遗留的三百余石粮食,分给族中贫困者,以后竟成为常例,因此在建校舍过程中,乡人出义工的甚多。自书室讲堂竣工后,泾水南北,白天书声琅琅,晚间灯火辉煌 ,上百学子夜以继日发愤攻读,顾宪成以《论语》《孟子》等经书为课本,引导学子关心国家大事,作一名直言敢谏的诤臣。至于饮食供应的重任,则落在了妻子朱夫人的肩上。她整日拮据应对,却毫无怨言,这倒应了夫唱妇随那句佳话。
在顾宪成诸弟子中,如缪昌期李应升等,日后都成为国家的脊梁,在反对魏忠贤专权祸国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九
景阳宫是东西十二宫中最冷僻的一处宫院,它位于东六宫的最东北。天刚蒙蒙亮,平日里十分冷清的宫内,传出一阵接一阵的咳嗽声,宫女太监知道,景阳宫的主子王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