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部分 (2 / 4)

’,不就是为了交流吗?如果是,我们就想办法来处理,又不损害那位残疾人表演的完整性。我们没有说:‘好吧,让丹尼尔像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那样又唱又跳。’谁也改变不了痛苦的结局。影片的本质仍然没有改变,却在堪萨斯城连续上映了32周。”

哈维敲遍了全城的门,想找一家大制片厂合伙分担成本。据他回忆:“我对人家说:‘我会十分感激你的帮助。’他们总是说:‘你简直疯了,居然想发行这样一部影片。’在那个年代,一个像米拉麦克斯这样的独立电影发行公司想要跟大制片厂搭上话是根本不可能的。你跟环球公司或者派拉蒙公司讲的时候,人家一个周末就赚4000万,你说:‘我花了14甚至16个星期的时间才让《征服者佩尔》赚了200万。’他们会觉得你是傻瓜。”来自米高梅公司、1990年代中期曾任发行部副总裁的杰克·福利(Jack Foley)说,“这是迷漫在大制片厂中的顽固、无能、傲慢、低效的思想作风的最好说明。他们认为‘我比你有实力,我的那玩意儿比你的大’。”但是,在哈维看来,他们迟早会遇上一个挡住他们去路的大家伙。他说:“我恼火透顶,那种愤怒更加增强了我对这部影片的信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愤怒的艺术家 1989(3)

1989年春天,美国电影协会把《丑闻》定性为X级影片,无异于扇了这部影片一个耳光,协会还要求删去两秒钟最为放纵的性爱镜头。X级影片不利于商业营销,因为很多报纸都不愿意刊登这种影片的广告。而且,那些固定做家庭重磅炸弹影片的录像零售商也不愿意订这种带子。但是,这只不过是官方与哈维互相勾结利用而已,因为等到他屈服的时候,这场战斗已经产生了可观的免费宣传效果。从《秘密警察的另一场舞会》以来,哈维的策略就一成不变:以X级影片送审,制造出尽可能多的舆论噪音,然后又以R级来发行。据伍利说,他这次用这种办法来替换被剪去的镜头:让克里斯汀忧伤地盯着一个赤裸的黑人男子,代替原来做爱的场景。

那一年,温氏兄弟谁也没有在公园城亮相。去做祈祷?抑或滑雪?这些都与他们的形象不符。但是,电影节结束后,米拉麦克斯想同时搞到《性、谎言和录像带》以及《真实的罗曼史》(True Romance)。温氏兄弟在纽约第7大道和第49大街马格诺(Magno)放映了索德伯格的影片。他们很喜欢这部片子。如果说这部影片中有什么东西他们看懂了的话,那就是欺诈。

那时,米拉麦克斯的规模还很小,足以让它避免形成大多数公司那样的等级秩序。所谓的等级区别就是温氏兄弟和别人的区别。每个员工,无论是什么头衔——这样那样的副总裁——本质上都是助手,随处可见他们在糊信封、接电话,或者做会议记录。头衔仅仅是一种自我陶醉的糖果,仅仅意味着体面的薪水。同样,温氏兄弟把他们的孩子扔进深深的池水,任由他们潜下去或者游上来。助理甚至实习生也逐渐被邀请参加影片观摩,发表对温氏兄弟准备购买的影片的看法。对有些人来说这简直既受宠若惊又很好玩,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因为整个过程常常犹如警方的审讯。你想糊弄他们是过不了关的,你如果说“是的,哈维,是的,鲍勃”,他们就会认为你愚蠢或者不值得信任,碰上这两种情形,都不会让你轻松。如果他们觉得你害怕说什么,就会一个劲儿地逼问再逼问,乃至威胁你,直到你吐出想法来,接着他们又会设法让你觉得自己像个白痴。如果你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他们就会说:“这个答案太愚蠢了。我可以做得比这更好。我既能胜任你的工作也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虽然大家以能说真话而感到自豪,但是温氏兄弟仍然是骇人地刻薄。原采购部主管马克·塔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