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六道决> 第1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部分 (2 / 5)

贪染、嗔恚“三毒”。第二层又分为五格,分绘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之景。第三层分绘“十二因缘说”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十二番景象。第四层却是分得更多,共有十八格,每格中于瓦罐似的套筒里刻出一个个生灵转世轮回的图像,有人头人尾,人头畜尾,狼头人尾,牛头畜尾等,不一而足。

若水注视着挂画,身躯忽然微微一震,仿佛感受到转轮圣王法力所致,人生之业力不可逆转的精神力量。

与师傅谈论半晌,经颂之声早已念至波若波罗密多心经下卷了。“何以故,成法非法,法会于心,心融于法,法忘其法,法无其法,乃为**,得渡众生。舍利子,彼岸无岸,强名曰岸,岸无成岸,心止即岸。……”

晚课之声悠悠传来,若水回头看师傅,只见他缓缓地拨弄着手中的佛珠,低眉垂目,不再言语。

“今世之果,前世之因……”若水口中默念,不由得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第一章 杨家村】………

杨家村坐落于金陵城郊的栖霞山山脚,小村子百来户人家,大半都姓杨。村里人靠山吃山,下田种地之余,不少人兼做猎户,常上山打点儿野味,或是砍些柴禾进城贩卖,老百姓日子虽不算殷实,但能足温饱。大唐盛世之下,无兵荒徭役之乱,亦无苛捐杂税之苦,民风向善,安居乐业,人们倒也过得自在逍遥。

大唐之风向佛,栖霞山上的栖霞寺倒也香火不断,每日慕名而来的游客信徒络绎不绝,多有取道杨家村的,却也能为村子平添几分生气。

栖霞山更远处的山头上还有一座栖霞斋,与栖霞寺遥遥相望。山不甚高,但每有欲寻路而上者都不得其道,在山中兜转数圈,看似向上攀登,却往往最终莫名其妙地又走回山下,如此尝试多次,结果只得作罢。

但村民中一直谣传,栖霞斋中住的是法力无边的高人,御剑飞仙、斩妖除魔,无所不能,若遇鬼怪,便飞仙而下,剑斩妖魔。

或许真是因此缘故,村中鲜有鬼怪作乱的传闻,对这一神秘的栖霞斋,杨家村人在好奇之余不免多了几分肃然起敬之情,每逢佛拜之日,除了斋戒沐浴,上栖霞寺添香求愿,也会向着栖霞斋的方向磕几个响头,求一求平安。

………【第二章 怡妹妹】………

“陌哥哥,陌哥哥,侬娘亲又差侬去劈柴么?”

原本哼着小曲儿拎着斧头正准备上山的男孩听了这话,停下身来,回头望去,笑了笑说:“是啊。怡妹妹,你来玩儿么?”

这小男孩看身形不过七八岁年纪,身材瘦弱,却是长得眉目清秀,若不仔细分辨,怕会把他误认为小女孩。他身着满是补丁的粗麻布短衫,似是家中贫穷,难买新衣。

只见他身高不过到**腰腹之际,却拎着一把几乎有他半个人长短的大斧头,斧头显是颇为沉重,他拎得气喘吁吁,却仍口哼小曲儿,满脸不在乎的神情。此时恰逢熟人,停下交谈时不由连连揉搓累得发麻的双手。

那个被称为怡妹妹的小女孩与他年纪相仿,身着红缎小衣,头扎两条冲天小辫,双颊红扑扑的,粉雕玉啄,有如一个瓷娃娃,煞是可爱。

此刻听得男孩这么一问,眉头一皱,不由自主地退了一步,小嘴一遍,道:“勿去!陌哥哥侬讲山上有鬼,介般要我上山莫不是吓唬我!”

小女孩杨怡一口吴腔软语含嗔带怨,童声清脆,却是好听之极,男孩杨陌听得心头受用,反倒对她的一番质问无介于怀。

杨陌的母亲乃是中州人士,早年嫁入杨家,却未曾学得半点金陵话,杨陌父亲早亡,自幼随母,半听官话半听吴腔,却是把话学得不伦不类,金陵土白自能听懂,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