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域,正在迅速扩大之中。此外,即使在现在,人们也能够看出新的文化将会怎样产生,过去的文化又将怎样来唤起一种新的和富有成果的生活。为了使诺贝尔奖金的声誉能够保持不变,关键的一环在于奖金颁发机构对于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里和被扩大了的知识领域内,所出现的一切最新趋势,都能紧跟不误。这就提高了对于奖金颁发机构的要求,并且增加了它们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经费。
全世界对诺贝尔机构的工作所普遍表示出来的欣赏,对于它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它们也知道自己在维持这种奖金的国际威信以及其经济价值方面所负有的责任;由于它们对自己的要求不断提高,责任也就变得越来越重了。①——
①译者注:一九六八年,瑞典银行在它成立三百周年纪念之际,决定设立“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经济纪念奖金”。每年由这家银行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金,交由诺贝基金会统一使用。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对获奖候选人推荐、奖金的评判和授奖仪式的等规则,基本与其它诺贝尔奖金一致。①
译后记
一九八一年八月,我同几位新闻界的同事一道,应邀访问了瑞典,好客的主人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采的参观访问日程。然而最使我感兴趣的,还是亲眼看到了瑞典的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在这个国家所留下的那些痕迹。
景色秀丽的水上城市斯德哥尔摩,是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的故乡。当我们在这座首都访问时,经常感到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似乎仍然活在他的故乡。那里的很多学术机构、工业企业和宏伟建筑,与他的名字密切联系在一起,或者迄今还用“诺贝尔”来命名;在市政大厅、诺贝尔基金会和国家科技博物馆等地,可以看到他的雕像或各种文献资料;至于每年十二月十日举行的诺贝尔奖金颁发仪式,更成为斯德哥尔摩的一个重大节日。诺贝乐不仅以他生前的许多重大发明和死后的各种著名奖金,对全世界的人类文明作出过杰出贡献,而且也为瑞典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光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他一直表示怀念与尊敬,也就不足为怪了。
瑞典科学院的常务秘书兼诺贝尔基金会董事字伦斯顿教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诺贝尔的生平,以及诺贝尔机构与奖金的颁发情况。此外,我们还特地去参观了诺贝尔出生的北方街十一号,和他被埋葬在其中的“北方公墓”。可惜的是,当年他的故居已被拆除,代之而起的是一排现代化的商业大楼。斯德哥尔摩的变化太大了。在诺贝尔的童年时代,这座城市还只有八万多人,而他的住宅则在偏僻的郊区;但是现在,这座首都的人口已达六十五万,他的故居所在的北方街,也早已成为繁华的市中心区了。没有发生变化的,大概只有他的坟墓。诺贝尔一向反对厚葬。他曾说过:“活人的肚皮比死人的纪念碑等荣誉,更值得我关心。”因此,尽管他是一位非常富有和鼎鼎大名的科学家兼工业家,却既没有为他的家族也没有为他自己修建豪华的坟墓。他同他的父母、弟弟和侄子五个人,合葬在一个墓室里。墓前一块约两米高的方锥形普通石碑上,简单地刻着他们的姓名和生卒年月。
然而,诺贝尔留在亿万人民心目中的那块无形的纪念碑,却高大挺拔。自从他死后的八十多年来,诺贝尔奖金一直是举世公认的最高科学奖,而获得它则是一项极大的学术荣誉。一年一度颁发的各种诺贝尔奖金明,历史科学则根据价值对单一的、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描,正在对全世界的科学等事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埃里克·伯根格伦的这部《诺贝尔传》,于一九六○年首
次用瑞典文出版。一九六二年,艾伦·布莱尔的英译本出版。这部传记在诺贝尔的各种文学传记中是较好的一部。作者以简洁明快的手笔,介绍了诺贝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