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部分 (2 / 4)

治教育,这种政治教育不是由学校课堂上的老师来传授,而是通过全民族对政治活动的实践参与,这也是韦伯眼中的政治经济学的终极目的。

难能可贵的是,韦伯在论文中充分论述了德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可能逃离世界性大国的命运,为此他提出要把德国的国民积极性从个人本位上升到民族、国家本位,谋求能形成英、法那样能代表民族整体利益的政党,并据此批判德国市民的庸俗、短视;另一方面鼓励德国参与海外竞争,甚至扩充海外殖民地;他强调学习英法,但又强调必须保持德国的民族自性与自信,并用相当篇幅讨论了不同的民族性。

在文章的最后,韦伯说:一个伟大的民族并不会因为数千年光辉历史的重负就变得苍老!只要她有能力有勇气保持自己历来具有的伟大本能,这个民族就永远年轻。

………………

今日第三章奉上。

第四十四章 峰回路转

虽然威廉十分赞同韦伯的看法,但其他人却并不这么认为,甚至包括首相谢林在内。

“陛下,这一次老臣实在不能同意您的决断。虽然三年前俾斯麦首相关闭了东部边境,但波兰人偷越边境打黑工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东部的那些庄园主们都是当地的土皇帝,他们要包庇手下的波兰季节工人简直易如反掌。只不过偷越边境的风险成本使得他们不得不为那些黑劳工们额外增加一部分报酬而已。所以说,花费精力做那些无意义的事情,还不如干脆开放边境,让所有的庄园主都得到同等的好处。”谢林劝说道。

“开放边境绝不可能!”威廉斩钉截铁的说道:“你来看看这篇文章。”

说着,威廉把那份刊发着韦伯论文的洪堡大学学报递给了谢林。

十几分钟后,谢林开口道:“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有道理,但是眼下的局势陛下也是清楚的,如果不开放边境,那么东部地区奥得河西岸的庄园主们就要大批破产了。”

“我会给他们找到活路的。”威廉叹了一口气说道。

威廉之所以叹气是因为他很清楚,东部的容克贵族们不是真的活不下去,由于家族世代繁衍而土地增加不多,所以收入比原来少了不少,但他们却不知收敛,依然讲究排场,嗜酒如命,一旦没有现金就借入高利贷,如此恶性循环,情况自然愈发困难了。

“陛下是打算让他们去开拓非洲的殖民地吗?”谢林近几日偶感风寒,一边咳嗽一边说道。

“是的,我有这个打算,只不过还没有选好目的地。你觉得德属西非那边怎么样?”威廉看着地图说道。

“陛下,那不可能。非洲炎热潮湿的气候以及要命的疾病,我想那些东部的贵族们是打死都不会去的。而且陛下所说的德属西非我们仅仅控制了距离海岸几十公里的区域,据殖民局的一份报告显示,上个月我们的探险队在推进的过程中有两人被当地土人的毒箭射杀。”

“我也知道那个地区困难很多,可是,好的地盘早就让英国和法国这些早期的殖民强国瓜分完毕,哪里还能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的地方呢?”

谢林没有说话,他心里很清楚,德国在非洲的几块殖民地,自然条件都说不上好。

其中东非降水年季变化极大,气候炎热,而且由于昏睡病的原因,牲畜都养不活;西南非洲虽说不那么炎热,但缺水缺的厉害,只能放放牛羊,至于种植粮食想都别想。

威廉提到的德属西非,也就是喀麦隆,在所有殖民地中的确是条件最好的地区。主要是当地气候比较多样,黑非洲最主要的四种地形:山地、高原,平原、河谷这里都齐全了。

喀麦隆中部的高原地带,由于海拔较高,气温比较凉爽,降水适中,较为适合白人居住,如果加以开垦倒是能建立起良好的种植园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