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仇记恨,只要矛盾能够逐渐消除就是好事。只不过,宋、辽和约中所保留的“岁币”——每年宋要向辽提供几十万银、绢总是一件使人难堪的事。如果能够换一种形式,例如“经济援助”或者“贸易补偿”,作为富国向穷国的一种支持,那当然要好得多。
令人遗憾的事情是,最后背信弃义,片面撕毁和约的不是被宋人视为夷狄的辽国,而是以信义之邦自居的宋廷。
后来,在辽国的后方,强悍的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国,在几年中间,占了辽国许多地方,所到之处,烧杀极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之下,宋廷从道义上说,应该支持辽国,保卫国土,因为宋、辽是兄弟之邦。从功利上说,也应该扶弱抗强,联辽抗金,一旦辽国失败,战火就会烧到自己头上。可是宋廷君臣在决策的时候,大错特错,竟然是一副小人动作,见利忘义,偷偷地派使者渡过渤海前往金国订立“海上之盟”,约定两国同时出兵,共同灭掉辽国,瓜分辽国土地。
宋廷秘密进行这一活动的时候,所有听说此事的官员无不反对。老将种师道气愤地说:“今日之举,譬如邻居被盗,我不能相救,反要勾结盗匪乘火打劫,无乃不可。”
辽国知道此事之后,派使臣前来劝阻。使臣到了宋廷,痛哭流涕,呼天抢地,他说:“救灾恤邻,古今通义。宋辽两国,百年友好。今贵国图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毁兄弟之谊,结豺狼之邦。我国一旦失利,就是你们大祸临头之时,你们很快就会后悔的!……”辽使凄厉的哭声一直在大殿中回荡,久久不散。宋廷君臣无动于衷,还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兴高采烈。宋廷的君臣是谁?皇帝是宋徽宗赵佶,大臣是蔡京、童贯……正如辽使所说,他们转眼之间大祸就要临头。过了两年,金兵在灭辽之后,大举南下,东京一再被围,蔡京、童贯……先后贬死,宋徽宗赵佶,被金兵作为俘虏,押解北上,多年之后,死在敌国。过去闯了大祸的人,大都是留下了后遗症,祸延子孙。惟有这一次背信弃义联金灭辽的决策者赵佶、蔡京、童贯……闯祸之后,立刻自食其果,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轰轰烈烈的澶渊之战以后,随即签订了维持百年和平的澶渊之盟,这件大事到今天已经整整1000年了。一份和约能在两国之间维持百年的和平,这在世界上都很少见。对于“澶渊之盟”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对于这一类的问题,过去的答案大都十分简单,不是赢了就是输了,不是胜了就是败了,好像二者必居其一。其实这种答案必须多说几句,一句话是说不完的。
“澶渊之盟”的签订,对于辽方来说应该说是赢方,但是宋方未必就是输方。百年和平让宋方争取到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这种收获我们不得不承认。因此,有争执的双方谈判的结果不一定是一赢一输,双赢的事确实是有,两败俱伤的事也是有的。“澶渊之盟”真正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双方和平友好,遇事合作,这种巨大的收获首先应该肯定。
宋方每年要拿出几十万两“岁币”,这的确是一种损失。这种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损失,二是精神损失。我们过去给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等战败后的割地赔款苛刻条件吓怕了,总认为一旦赔款,就会赔得家破人亡。其实我们若按当时的币值、物价与国家实际财政收支推算一下,就知道“岁币”的数字并不很大,不过国家财政收支的千分之几而已,和打一次仗的损失相比,实在算不了一回事。只不过每年要缴纳“岁币”给外国,确实令人产生一种屈辱感,在精神上是一种压力。如果换一种形式,换一个名称,例如支援、救助、补偿、合作等等,那就要文明得多。其实,古代的国际贸易也有一些不同的称呼,例如不平等的进贡与回赐,平等的馈赠与回赠。根据我们对一些史料的分析,当时是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