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我道自倡> 第229章 與朱熹論道(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9章 與朱熹論道(一) (1 / 2)

動畫片《太極祖仙》第四十一集文案: 張三丰不曉得的是,胡鸞仙成年後,按照當年狐仙與靖虛天師之約,到江西龍虎山去準備嫁給當時的龍虎山天師,以報救命之恩。但當時張繼先架空張繼由而逼走了張繼由。而張繼先作了掌教天師後又到卞梁去與蔡京混在一起了。所以那次她根本沒找到天師。後來聽聞張繼先與奸相蔡京一夥去了,便打消了原來的打算。 也正是那次去龍虎山的途中,胡鸞仙在鄱陽湖下船後,遇到了遊學在外的朱熹。朱熹當年也正值青春年少,一見到胡鸞仙,根本禁不住胡鸞仙散發出來的狐媚氣息的引誘,頓然驚為天人,居然情不自禁地尾隨胡鸞仙而行。眼見天色漸晚,他們恰恰來到了白鹿書院。 當時白鹿書院已經荒廢多年。這種環境對胡鸞仙住宿一晚倒沒啥影響,但對朱熹來說,就算一種膽量上的考驗了!不過他見胡鸞仙在此住下來了,也是自己收拾出一間書房,大著膽住下了。他為了吸引胡鸞仙的注意,還故意挑燈讀起書來。 胡鸞仙沒有理他,他便又假借蠟燭被風吹滅了,過來向胡鸞仙借火。因此與胡鸞仙搭過一些話。不過,他是個書生,倒也不是個色膽包天之人,並未有啥出格的舉動。 胡鸞仙也是心中有事,並沒有捉弄於他。第二天一大早,趁天色未明,胡鸞仙就獨自離開了。 朱熹起床後,見胡鸞仙已人去房空。找尋一陣後找不到人,便乾脆就在白鹿書院長住下來,希望有天還能在此再次遇到胡鸞仙。 他也是個狠人,居然就這麼在白鹿書院紮下了根,並明知不可能等到胡鸞仙再現身也要矢志不移地堅守下去。心中感到無奈之時,便努力讀書,直至忘情。而後出來散步,見到半畝方塘內天光雲影的,居然寫就了一首聞名遐邇的詩,叫做《觀書有感》。其詩為: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當然,隨著學問越來越精,朱熹名聲也越來越響,許多學子就開始來白鹿書院求學了。白鹿書院也獲得了各方面的資助,自然也就修葺一新,呈現出瞭如此清雅的景觀。 朱熹的理學,又稱程朱理學或程朱道學,是一種結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哲學體系。它的主要思想體現在“理”與“氣”上。 他們認為“理”或“天理”是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的根本法則。 又認為萬事萬物各有一理,這些理各不一樣,但所有的理都源於天理。 而後,他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認為天理構成了人類社會的本質,體現為倫理道德上。如“三綱五常叀鋇取6“人慾”是超出維持生命所需的過多欲求,衝擊和違揹著禮儀規範,是與天理相對立的。故而要“滅人慾”! 再有就是理與氣的關係。 朱程理學在哲學上發展了程顥、程頤關於理氣關係的學說,認為理和氣不能相脫離,理在先,氣在後。 即天地之初就存在“理”,稱之為“天理”。然後世界依照天理執行才產生了氣機。再由氣機而生萬物,故而萬物皆需遵循天理。 朱程理學認為天理是推動天道輪轉的力量,而人性是人的最高本性,是連通天地的本體力量。所以,人就要有遵循天理的自覺性。 朱程理學算是一種入世的哲學,以人為中心,以“理”作為人類社會的最高準則。 但它是種強調客觀的唯心主義,是以唯心地禁錮人慾來達到使社會上的人符合所謂的“三綱五常”等統治者的要求的學說。它一提出,當然就受到了統治者的歡迎與大力推廣,故而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維持封建統治的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當然,朱熹自然是把他這些學說的核心都展示在書院的各處牆報上的。他之所以遲遲不現身,就是要等來客充分了解他這套理論,從而達到折服來客的目的! 所以,有些學術也是拿來顯擺的!好些讀書人常常會犯這個毛病!(比如某某山,明明自己對降伏病毒性瘟疫毫無辦法,卻始終要以這方面的首席專家自居,而不讓賢。死抱著個物理隔離不放,結果弄得國民經濟遭受嚴重損失!) 待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