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我道自倡> 第25章 辨道《老子想爾注》(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章 辨道《老子想爾注》(二) (1 / 2)

的確,由於我的思路不一樣,是從老子寫作意圖出發的,故能通講整部《道德經》!但張道陵他們,斷章取義可以,還自以為頗對!整體而言,又不相融合了!不過,也許都如世人所看到的那樣《道德經》就是一則歸一則的,各章間語意聯絡上的確不連貫。但若說是如同《論語》般後人記載下的語言片段,顯然又太有悖史實!《道德經》就是老子精心寫就的!至於他有沒有編撰別的那些先賢的話,這不敢妄臆揣度。不過看起來還真有點逐一評說又有心鋪開來說下的味道!所以,我認為,老子的確借鑑了先諸聖賢的理論,又融合成了自己的理解!故而,《道德經》行文就倒怪不怪的了!

但這些也是我自己的思考而已,於清風而言,發現了我理解力之不同,焉肯放過!就又催促道:“還看了多少?都說來聽聽!”

於是,我便又翻著書逐一說道:

“道教人結精成神,今世間偽伎詐稱道,託黃帝、玄女、龔子、容成之文相教,從女不施,思還精補腦。心神不一,失其所守,為揣悅不可長。金玉滿堂,莫之能守。人之精氣滿藏中,苦無愛守之者。不肯自然閉心而揣挩之,即大迷矣。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精結成神,陽炁有餘,務當自愛,閉心絕念,不可驕欺陰也。驕欺,咎即成。又外說秉權富貴而驕世,即有咎也。名成功遂身退,天之道。名與功,身之仇。功名就,身即滅,故道誡之。范蠡乘舟去,道意謙信。不隱身形剝,是其效也。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魄,白也,故精白,與元同色。身為精車,精落故當載營之。神成氣來,載營人身。欲全此功無離一。一者,道也。今在人身何許?守之云何?一不在人身也,諸附身者。悉世間常偽伎,非真道也。一在天地外,人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都皮裡悉是,非獨一處。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今佈道誡教人,守誡不違,即為守一矣。不行其誡,即為失一也。”

我接著評說道:“這是他老人家串講對《道德經》的一些自我的理解而已!首先,他說世間有人借黃帝、玄女等的一些話來詐稱道,這點無疑有些打擊異己而自我標榜。當然,誰立言都會說自己是正宗的,這肯定可以理解!然後,他從個人修煉角度去解釋“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等《道德經》上的句子,的確甚是牽強!對“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的理解,從個人修煉角度去說呢,倒也相去不遠。但老子僅強調人要保持宗旨而已,祖天師卻發揮得廣得多了!這不怪他,畢竟他要建立五斗米教,使其教眾信服,是得挖掘出一些理論來為其所用的嘛!”

然後,我又指著書上“專氣致柔,能嬰兒。嬰兒無為,故合道,但不知自制。知稍生,故致老,謂欲為柔致氣,法兒小時。滌除玄覽,能無疵。人身像天地。覽,廣也。疵,惡也。非道所喜,當滌除一身,行必令無惡也。愛民治國而無知。人君欲愛民令壽考,治國令太平,當精心鑿道意,教民皆令知道真,無令知偽道邪知也。明白四達而無為。上士心通,自多所知,知惡而棄,知善能行,勿敢為惡事也。天地開闔而為雌。男女陰陽孔也。男當法地似女,前章已說矣。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玄,天也。常法道行如此,欲令人法也。卅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古未有車時,退然,道遣奚仲作之。愚者得車,貪利而已,不念行道,不覺道神。賢者見之,乃知道恩,默而自厲,重守道真也。埏殖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亦與車同說。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道使黃帝為之,亦與車同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此三物本難作,非道不成。俗人得之,但貪其利,不知其元。賢者見之,還守其用。用道為本,賢愚之心,如南與北,萬不同。此三之義指如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