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我道自倡> 第31章 逐漸悟道的清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章 逐漸悟道的清風 (1 / 5)

清風似乎想懂了些什麼,有些激動地說道:“小顏啊!你說我們是不是走偏了路子?”

他這話問得突兀,讓我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見我有些茫然,便解釋道:“我是說僅憑個人修煉,是不能與道同行的,反而會偏離道而去!我們只關心自身修煉,而不像老子所說的那樣,“以身為天下,可以託天下”,那就自然偏離了道了嘛!我想,這就是不管我們如何努力,也終不能成仙成聖的原因!”

他這麼一說,也激起了我的同感。不是我反對修煉,以我現實世界裡現代大學生的觀念而言,想修煉成仙,的確是子虛烏有的事!至於各種神仙,不過大家想象出來的精神寄託或崇拜物件而已!所以,其中絕大多數也都是歷史上在某些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被神化而成的。比如,太上老君老子、南華帝君莊子、醫聖張仲景、藥王孫思邈、兵聖孫武、亞聖吳起、兵仙韓信等等。這些人物,何曾有過他們如何修道的傳說?

但對此我只能讓他自己去想,我才不想背個離經叛道之徒的罪名。我只得說道:“老師!這個我真的不曉得!”

他略帶疑惑地看了我一眼,然後搖搖頭說道:“算了!還是先儘可能弄清楚《道德經》再說!你繼續講!”

他有心聽,我當然就不妨說給他聽。話說來,瞭解清楚這個又沒啥不好的。反過來,我自己也忽然覺得我挺有價值起來,不再是一個一文不值只能擺爛打遊戲的人了!如果我回到現實世界,還能記得這些,我絕不會再為掙不到錢而痛苦萎靡,而是要以傳播真理為己任!以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豪!

於是,我接著講吓面的章節:

“《道德經》第十四章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徽。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味,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冢,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為道紀。

此章老子進一步說明如何才能去真正掌握“道”之精髓。這算一種思維方式,也說了一個幾千年後的學術原則:模糊論!比如模糊數學,再比如物理也逐漸歸於看整體效果的機率方面去了。科學最終符合於哲學,可以認為哲學就是總括的科學概念。為啥不能用科學去推翻哲學?原因就是哲學說的是科學的最終道理。那是沒辦法掰的!當然,要防偽哲學,其特點是取其偏激一面而賦之以道,卻並不從自然本質出發而以偏概全。如儒學,執其君臣之禮而賦以“長幼有序”來打造社會秩序,這東西害慘中華!它還不曉得吃東西都要先餵飽娃娃再說呢!這點兒連其它動物都如此做的!

言歸正題,老子此處所述拿後世陶淵明的一句話可以神似地說明,那就是“讀書不求甚解”!要把握“道”的主旨核心,不能按圖索驥!當然,這是老子交待的心得,以防死腦筋者非在浩如煙海的“道”的表現中迷失。因為,執其一端而不得要領者,恐去“道”遠矣!

首先,老子承接前面對“道”的本質“無”的角度說,“視而不見,謂之夷”,也就是說,你要去看見“道”是不可能的,是“視而不見的”!這是很朦朧的!“希夷”也作“依希”指昏暗隱約狀不可細察。“聽而不聞,謂之希”說的是聽別人說“道”的事,未必就真的懂“道”了,還是不甚了了罷了!(“希”肯定有疏而不足之意。因為“稀”指禾苗稀疏,源自本字“希”。)“摶而不得,名曰徽”字面上講然是抓也抓不到,這就是隱約消泯的狀況。插點廢話,徽本指紫徽星,閃爍不定不可捉摸。紫徽星被中國古代天相迷信謂之為“帝星”,可見其難得一見。不過最可悲的是宋徽宗,以帝星而自稱,真還不可捉摸了事!

“此三旨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