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我道自倡> 第57章 武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7章 武道 (1 / 3)

晚課時間還是挺長的,兩個多時辰。看看時間還早,我便接著又一口氣講了幾章《道德經》: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老子在此章一開篇就指明瞭“取天下而為”不可行,因為天下是“神器”,神聖不可侵犯。何謂“取天下而為”?就是把持控制天下民眾(甚至民眾的思想)而讓社會按自己的想法那樣去運轉,從而實現自己的統治目的(老子認為這種做法就是“有為”而作。)。老子是極其反對這種做法的。他直接就予以否定了,說那是不可能辦得到的。

但事實上在後來集權制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統治者都採取了這種手段,只是有的稍寬鬆一點,有的更鐵腕一些。結果當然也是朝代更迭使得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發展得並不怎麼順暢,甚至很多時候都如張養浩《山坡羊》中所感嘆的那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最終封建統治者們都紛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事。而這些統治者往往又喜歡用“天下有德者居之”來為自己的這種行為辯解,著實有點兒猶如掩耳盜鈴般。

老子在前面第二十五章就指出過“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指明瞭民眾是社會的根本所在,因此他用“神器”來形容天下民眾的神聖不可侵犯。所以不可強制天下民眾來實現自己的目的,這麼做必然會“敗之”(即使社會崩潰)。也不可把持控制天下百姓(即不可執),把持控制天下,最終會失去天下。

老子這種以人為本、充分尊重民眾的思想無疑挺先進的,其中也包含著濃濃的民主意識。順應民意地施政,這樣的政治才是可取的,天下才能不敗不失,才能持續發展!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是說聖人們治理天下,他們會順其自然而不妄為,因此他們不會使社會衰敗;他們也不會固執己見非要按自己那套來,所以也就不會失去民心。老子在此又順勢強調了無為而治。

“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夫物”本意是世間的事物,此處應指天下的人。“或行或隨”指的是有的在前面帶頭,有的跟隨著別人幹。“或覷或吹”說的是有的輕噓(指憩息時舒綬呼吸),有的則急吹(深呼吸或急速吐氣)。“或強或羸”是指有的強健有的羸弱。“或載或隳”是指有的安居(載,本意穩穩乘坐在交通工具上),有的危急(隳,本意是倉惶逃竄)。

老子此處列舉世人的各種狀態,一方面指出天下百姓不可能都一個樣,不能把黃鱔泥鰍弄個一樣長,要讓他們自然發展。老子在後面章節中也提出過,“取天下常以無事”。就是說不擾民,要充分尊重民生的自然發展,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和諧自在地生活。這樣,老百姓也肯定會認同統治者的。

另一方面又引出聖人的做法:“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即聖人對社會的治理往往只是去除那些過份了的、奢侈了的、極端了的東西而已,並不會觸動大多數的人。這可看成是對無為施政的具體詮釋,也可看出老子希望整治一定的不良風氣、使社會返歸樸實。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此章可以認為是老子提出的軍事思想。並不是大家先入為主的認為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