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部分 (3 / 4)

花朵吐蕾,百鸟学唱,人们劳作。所有的愿望都回播种,所有的祈祷都回派生希望。可是,诗人知道自己盼不来炽热的盛夏了。他渴望和净水的融合,化为水。变为鱼。

就这样,诗人和五月初五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这是诗人的万幸,还是诗人的万幸。从此,中国这个自诩为诗歌的国度终于有了诗人的忌日?还是吉日!

摩肩接踵的诗人们总也脱离不了流浪放逐的情结和归宿。浪漫诗人李太白,浪迹华夏,寻觅心灵的归宿,最后还是像前辈一样魂归江河。不过是选择在更著名的长江弄水捉月而去,最勤勉的诗人杜子美同样在风雨飘摇的小船上圆寂,连翻身投入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大词人苏东坡的诗魂是在颠沛流离的旅途上,在海南到京城的风雨中羽化……

几千年过去了,中国的文学里没有诗歌,即使有诗歌,有诗人,也是千年前的事情了。在西方的文学领域内,他们预定阅读的诗歌不是现代的所谓的诗歌,而是唐宋以前的诗歌,这些老外,还天真的以为,中国只有那些整整齐齐的诗行,和他们难以解读的意境。就像他们不能够理解中国山水画一样。这是中国人为什么至今没有人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之一。至于当代的梨花体,回车键式,*诗人,行为诗人等等诗歌,只是最蹩脚的模仿。有画虎不成反成犬的讽刺效果。。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又到桃花开

又到桃花开

(三峡刘星//原创)

三峡仙桃无人摘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春天来了,又到桃花开。 桃花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色彩艳丽,为重要观花树种。早春观桃,俨然成为都市生活族最浪漫的春游的借口。绝妙的地方“桃源”因为“经典”而成为一方胜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的桃花因为白居易的伤春而成为一方风景;而大侠金庸虚拟的桃花岛,已经使虚无缥缈的荒岛成为最流行、最浪漫的爱情圣地;“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的桃花更是一绝,他离开当涂率领孩子亲自栽种几株桃树,想必也是一个经典;最勾引烂漫情怀的还是“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让后来学生蠢蠢欲动……几乎各地都有观桃的绝佳景点。

浪子生活在三峡的乡下,春天和桃花的亲密接触更非一般人可以想象也。倒是去年看见有老农砍伐桃花树,心中更是无比惋惜,却也不可奈何。我之所以不去阻止,说白了还不是因为市场经济也。

他边看边说到:“这桃花,虽然好看,却不实在;去年,满树的桃子,居然连小孩子也不感兴趣了。”

移民之后的三峡库区,人去房空,断垣残壁的废墟之上,孤零零的果树耷拉着枝头,满是沉甸甸的红彤彤的果实;没有人去欣赏品尝。倒是忙坏了山雀、麻雀、斑鸠、野鸡……而荒郊山野到处的瓜果树上到处是柿子、橘子、桃子、李子……我窗前的一排棕树去年开花了一株,当我突然探望窗外的初春懒洋洋的太阳的生活,总会惊动在棕树上面觅食黑色果实的野鸟。看着他们惊慌扑腾远去的身影,我总是满怀歉意。顺着鸟儿飞翔的方向,院墙枯瘦的桃枝上,嫣然的绽放开了淡淡的羞涩的桃花来……

可怜的桃花!还是如约款款来到人间。我不知道我是爱慕桃花的容颜呢?还是更渴望回味鲜桃的滋味来。

桃红谜底谁来猜

太阳愈走愈远,逐日的夸父终于踉踉跄跄的站住。倒下的夸父,活着的还有桃花林。夸父的神话悲壮最终染红了西天的云霞。最被人不能忘记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夸父临死前掷下的拐杖。他那沮丧的一掷,长成了人间春色灿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