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生命的智慧> 第32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部分 (1 / 4)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有一个心患,光绪皇帝还活着。慈禧比光绪皇帝大很多,正常情况下她死在光绪之前,那她死之后,光绪再一上台,对顽固派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慈禧也怕他再行新政。所以慈禧就想把光绪换掉。

她做了几次试探,遭到了洋务派大臣的反对,外国列强也反对,你换了皇帝我们要重新递交国书,我们承不承认这个新皇帝可不一定。

慈禧后来又想出一个办法,说光绪生病了。外国人表示怀疑,法国大使说可以派医生到皇宫给光绪看病。慈禧又没办法了。

也就是说,慈禧或清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皇帝了,外国人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因素。

慈禧想换掉光绪,但由于外国人的反对,又不敢换。她就想借外力除掉心患。

这时在华北出现了反洋教运动。反洋教运动很复杂,由于外国的侵略越来越深入,教民和当地农民有冲突,教民不受中国官吏的管理,又有文化上的冲突,这些我不细说了。但是清政府的态度很蹊跷,这么大的一场运动,清政府对此竟没有明确的态度。各个地方官就根据个人的态度来处理问题。袁世凯是反对的,他就坚决镇压拳民,但有些地方官比如毓贤是支持的,在山东发展得很快。朝廷呢,今天看了袁世凯的奏折,觉得应该镇压,明天看了的奏折,觉得应该支持。清朝中央政府对这样的大事情居然摇摆不定没有一个明确态度,这也预示了其统治很薄弱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被延误的现代化(7)

随着运动的发展,本来摇摆不定的慈禧以及那些顽固派大臣也希望有个力量可以用来抵御洋人,洋务派就找到了义和团。就说动了慈禧,说义和团有法术刀枪不入。慈禧有点半信半疑,就派了一个叫赵舒翘的大臣到涿州去看看,赵舒翘在离京之前,顽固派的几个大臣就给他暗示,该怎么报你自己知道。赵舒翘也就明白了,要按照上司想要的结果去汇报。他看了一圈就跟慈禧说,我看到了。他这话说得很含糊,看到了并不等于就是确实能够那样。但慈禧就认为义和团的法术是真的了。中央政府就决定支持义和团。

义和团有满腔怒火,反洋人,但没有严密的组织,提出口号叫“扶清灭洋”。清政府允许他们进北京。他们本来对洋人充满愤怒,又有了政府的支持,容易走上极端,比如对所有使用洋东西的人都采取打杀,甚至认为光绪是洋人的一个代表,冲进宫里要抓光绪。并且提出要外国把康梁送回来。孙中山在海外开始搞起义,义和团就说孙文要反清,在外国的支持下要反清。

义和团很正义,但有农民的盲目性,又没有一个正确的纲领,所以被慈禧这种最腐朽的政治力量所利用,就越来越过激了。后来八国联军进京了,义和团和他们血战,最后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慈禧带着光绪仓皇出逃。我觉得重要的是在下面这一点:慈禧在逃亡过程中,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决定和洋人和解,马上就下了谕旨,让官兵和洋人一起剿灭义和团。就是说,这时她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义和团身上了,实际上开始是她支持的,她利用完了,造成大祸,又让义和团来承担责任。

我觉得从义和团这件事情,官府和民间都可以吸取相当深刻的教训。义和团是历史的悲剧,它是个很正义的运动,却被一个最腐朽的朝廷利用了。从官府来说,官府不要轻易煽动和利用民众,因为民众煽动起来以后,很难控制,它会走上极端,你再想干预、控制、管理,它会把矛头对准你。 从民间来说,也要知道哪怕自己的事业是很正义的,也不要走上极端,即便有官府的支持,因为你走上极端的话,最后官府是要收场的,那肯定要拿你做替罪羊的。

历史能给双方深刻的教训。

慈禧为了生存,提出实行新政。实际她提出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