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浑等了两天,没有新的命令下来。第三日,郑浑就安排船坞的工人上山伐木。郑浑的想法是,先造一艘蒙冲再说。
在做工的事情上,郑浑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官吏,而是把自己当作是师傅。师傅是需要指导徒弟的,因而郑浑自己也上山伐木去了。下午,郑浑带着工人抬着木头回到船坞。这才发现,田润到了。
田润是来跟郑浑说造船之事的。田润给郑浑说的,有两件事。一是尖底配重;二是龙骨贴板。尖底配重,以前面的章节里面已经说过了。龙骨贴板,指的是先制作龙骨,然后贴上船板。这两件事,郑浑均提出反对。田润就跟郑浑解释。解释了半天,尖底配重的道理,郑浑接受了;但是,因为木材做不出配重的尖底,还是拒绝执行。
次日,田润又说了一天,却没有新意。田润只知道尖底配重的原理,并不知道龙骨贴板的原理。面对郑浑的反问,时常说不上来。最后,田润决定,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反正是一定要造那种尖底配重、龙骨贴板的海船。
田润耍横了。但田润毕竟不是小女孩,知道自己耍横是可以的,但木材做不出配重的尖底等等具体的阻碍还得自己的克服。田润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角钢和铁板。角钢,一定可以制作龙骨。铁板,一定可以附着到龙骨上面去。于是,田润就下了订单。
田润的订单,放在现代,实际上就相当于一种科研计划。三国这个时代,在田润出现之前,是能够打制出“刀”的。刀,就相当于小铁板。小铁板而转个弯,就变成了角钢。因而,作为科研性质的小批量角钢和铁板很快就做出来了。
第二卷 第313章 登船接战
第313章 登船接战
接舷跨船肉搏,原本是刘备军的愿望。士兵肉搏的能力。就个人而言,或有高低,而就整体而言,拼的往往就是兵力,也就是人数。刘备这边,人数上万,而来敌只有两千。因而肉搏战对刘备军有利。只因为敌军蒙冲速度极快,而无法实施。如今敌军主动过来,本来应该是好事,哪知,敌军士兵人作战能力会有这么强。
双方在七八条战船上展开厮杀。假如能够将时间固定住,就能够发现,在某一时刻的交战人数其实并不多。敌军冲过来的士兵接近两百人,交战的仅为五十人左右;另外一百多人被堵在后面。刘备这边,四十艘战船有兵一千二,同样并不能全部赶到战场。厮杀前沿的士兵也只有七八十人。
也就是说,总体是一千二对两百,六比一的比例;而实际上去是八十对五十,连二比一都不到。要说八比五的比例本来也应该占据一定优势的,但敌军士兵搏斗技艺个个精湛,刘军不仅没有占据优势。反而还处于下风。
处于下风,就是说,八十人的刘备这边,伤亡要大一些。当然,人数是不会减少的。倒下一人,后面就立即会冲上一人。交战的人数始终维持在八十对五十的上下。减少的是后备军的人数。就宛如是后备军在直接拼杀一般。
双方不能赶到战场的人数,初始的状态是刘备军一千一百多,敌军一百多。战了一刻钟之后,刘备军下降为九百多,敌军还是一百多。刘备军这边,倒下了二百人,而敌军却只倒下了三十人左右,伤亡约为七比一。
以往,伤伤指的是重伤和死亡。通常,伤亡人数里面有四成左右的士兵都是能够救活的。但是,此时的战场在海面;重伤之后,跌落海水,海口再被海水浸泡,也就必死无疑了。因而此时的伤亡,就是死亡。
七比一的伤亡比例,再回到最初来看,敌军为两百,而刘备这边却只是战船士兵一千二、指挥船士兵一百,还不到一千四。更何况敌军还有十余艘蒙冲在外围游弋,随时都有可能冲上来作战,或者从另一个地方发动新的冲击。这样下去,是非常糟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