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世界长隧、到柞水旅游休闲如今已经成了西安人的一大时尚,秦岭长隧也成为柞水旅游一张新的名片。
第七张名片 柞水渔鼓
“怀抱渔鼓一根竹,长在终南山里头,李老驮斧来砍倒,张老拿锯锯两头……”这是渔鼓所有曲目开头的唱词。从渔鼓老艺人千百年来传唱的唱词可知柞水渔鼓的历史渊源。据史传,西周周康王时代,道教始祖老子西游过函谷关入秦地,在今天的周至楼观台讲授《道德经》。周宣王登基后,拜柞水东川人张仲为相。张仲年迈告老还乡,宣王亲自送张仲回柞水东川,敕封东川为“孝义川”,从此柞水就有“孝义故里”之称。而唱词中的李老即老子李聃,张老即张仲的父亲。柞水渔鼓又称渔鼓道情,其伴奏乐器渔鼓筒又称为道筒,是终南山道教文化的产物。渔鼓用竹筒制作,筒长65—100厘米,鼓面直径一般在13—14厘米左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四指同时拍击)、“滚”(四指连续交替单击)、“抹”(四指击鼓止音)、“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等。渔鼓的表演分站唱和坐唱两种形式,演唱者怀抱渔鼓兼操简板和铜镲,为演唱伴奏。
柞水地处秦岭南麓,是西安通往安康,连结湖北的重要通道,有“终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称。先辈多属江汉移民,到此定居后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此后,与当地土著文化相融,形成了南北交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它的独特地理位置注定了柞水渔鼓音乐的丰富性、特点的唯一性。柞水土著人的方言与南北迁移而至的移民语言形成了独特的柞水方言,柞水渔鼓的声腔也基于此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唱腔。歌词多为劳动人民所创作,主要反映爱情生活、历史故事和劳动场面等内容。
柞水渔鼓是一种独具风韵的曲艺形式。在旧社会,卖唱渔鼓是多数民间艺人谋生的一种手段。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还流传着自娱自乐性质的渔鼓爱好者,使得渔鼓这种艺术形式得以保存和流传。但在文革期间,渔鼓艺人遭受批斗,渔鼓艺术遭受重创,濒临灭绝。为了使这门艺术奇葩焕发青春,柞水县委、县政府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加大渔鼓开发保护力度,柞水人精心编制柞水渔鼓说唱脚本,广泛印发宣传,逐步把渔鼓文化渗透到全县各个角落,使渔鼓演唱深入人心,童叟皆知。2007年,柞水渔鼓通过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如今走进柞水,让人时刻都能感受到渔鼓艺术的巨大魅力,相信不久,“柞水渔鼓”一定会像安塞腰鼓一样唱响全省,唱响全国,甚至走出国门,成为柞水县旅游文化的一块亮丽的金字招牌。
第八张名片 秦楚古道
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也是秦楚两地的天然屏障。秦楚古道,是从西安市(古长安城)向南翻越秦岭进入长江流域的一条山中驿道。
柞水古为京畿长安重要门户,位于秦岭南麓,曾为长安通往金州(安康)的交通要道和枢纽,素有“秦楚咽喉”,“终南首邑”之称。解放后,但随着沣峪沟国道的开通,这一古道渐渐被历史遗忘。据《柞水县志》载,该道始建于南北朝保定二年(562),道宽2。5公尺,是由秦入楚的咽喉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