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部分 (3 / 5)

里玩,接着是一个木偶戏的场面。他的意思是说,中国的小孩都变成了木偶。”33此事曾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34但历史证明,杨振宁、何炳棣等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对当时中国的观察,不如一位西方电影导演深刻。当年中国著名的《参考消息》上曾不断转载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访华观感,而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却受到了批判。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如今愿意忘掉当年对中国的观感,而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却成了纪录片的经典。

2007年

注 释

1 何炳棣等:《留美中国学者访华观感集》,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4年版,第32页。

2 同上,第34页。

3 同上,第34页。

4 同上,第37页。

5 同上,第38页。

6 同上,第46页。

7 同上,第47页。

8 同上,第49页。

9 同上,第56页。

10 同上,第78页。

11 同上,第75页。

12 同上,第129页。

13 同上,第139页。

14 同上,第136页。

15 同上,第139页。

16 徐胜兰、孟东明:《杨振宁传》,香港: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01页。

17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93页。

18 《杨振宁文录》,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19 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上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第227页。

20 陈伯良:《穆旦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9页。

21 黄仁宇:《黄河青山》,三联书店,2001年,第141页。

22 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6、517页。

23 黄仁宇:《黄河青山》,第196页。

24 同上,第196页。

25 同上,第477页。

26 《吴宓日记》第6册,三联书店,1998年,第33页。

27 韩石山编:《徐志摩散文全编》(上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73页。

28 同上,第576页。

29 安德烈?纪德:《访苏归来》,李玉民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30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

31 韦勃:《苏联印象记》,生活书店,1934年,第72页。

32 郭沫若:《洪波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17页。

33 陈东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影〈中国〉引起的风波》,《党史博览》,2006年第6期。

34 《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中国〉文摘》,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949年后知识精英与国家的关系(节选)——从院士到学部委员

1949年中国政权发生转换以后,知识精英与新政权的关系成为一个敏感问题。政权转换对知识精英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本文所谓的知识精英泛指著名的知识分子(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1949年前主要以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为主,1949年以后主要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为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