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看他。
“哦?呵呵呵。原来你真是因为此事耿耿于怀啊!”
“萧辰不敢,毕竟靖艺刺史已经在荆山一带多次尝试过分兵游击,虽说有得有失,但总体看了对我南军更为有利。”
“嗯,这些朕都知道。”
“从之前的战局来看,荆山尤为重要。因其背靠钟离,面迎索虏边界,故而与北军接触机会最多,所以我提出分兵之策,重点就在于荆山以及昌将军所处的洛水东南。”
“我们整体由东南,向西北侧的寿阳逐步侵蚀,各自为战,在必要时互为照应,这样既能损耗北军有生力量,又能维持大军耗费,进而早日逼近寿阳。”
皇帝听后稍稍点了点头。
“萧卿虽非行伍,然一番分兵之策倒是有理有据。”
“只不过朕心里亦有苦衷。虽推迟了时日,但分兵之策,终究实施过了,此事,便到此为止吧!”
“臣......明白!”
第一炮打空了!
事实已经定型,再追问下去,恐怕皇帝就不是这个态度了。
“那么浮山筑堰,你可有话要说?”
其实早在朝议的时候萧辰就已经在琢磨了。
筑堰既然已成定局,况且操办此事的是临川王和袁昂,即便康长明、昌义之等人再清廉再能干,也避免不了别人的小动作。要是堰成了,寿阳城破,那就什么都好说;要是大堰没起到作用,这些人免不了都得背锅。
这就好比穷途末路的赌徒,只此一搏,赢了就翻身,输了也得拉个垫背的。
如此堪比临界点、钢丝绳上的决策,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参与,看它以后变成什么样再说吧。
另一方面,祖暅一事已经传遍了宫中。此时谁要是站出来说不能筑堰,怎么劳民伤财,怎么滋生腐败,陛下肯定会内心不爽,这也是为什么徐修仁和周开逸会吃瘪的原因。
他们是忠臣,敢于进谏是职责,更是好事,只是谏言的时机不合适罢了。
“回陛下,筑堰乃是破寿阳城之根本,萧辰不懂兵法,故而不敢妄言。”
皇帝听后点了点头。
“也罢,能有自知之明,亦是贤人君子。”
“陛下,我还有一事请奏。”
“你说。”
只见萧辰起身来到桌案前,深深拱手作礼。
“我想娶环儿为妻。”
“还请陛下.......赐婚于我。”
话音一落,屋里变得异常安静。
只听到铜釜里煮着的茶汤咕嘟咕嘟的翻着水花声,从釜底往上蹿个不停。
萧辰咽了口唾沫,试图把胸口里的小心脏往下压一压。
突然这么一句,谁能接的住呢!
萧辰是觉得,陛下早就知道自己和嬛儿的关系,虽说暗地里有所阻拦,但明面上并没有直言啊!
毕竟感情的事,不冲一把谁知道结果呢。
“朕乏了,改日再议吧!”
皇帝并无任何异样,语气也很平常。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没听到?
“陛下......”
只见皇帝把身子一扭,侧了过去,而后缓缓的拿起了一本《礼经》翻了起来。
俞三福见状低身扯了下萧辰的袖子,示意他移步。
于是萧辰低头拱手。
“恭祝陛下万安。”
“萧辰告退。”
出了万寿宫,由小寺人提灯引着,俞三福和萧辰一前一后向前行着。
“中使,我说错什么了吗?”
“我喜欢嬛儿,你也知道。以前是因为我没有地位,现在我是子爵了,也能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