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么?
人家看到镇北城百废待兴,缺粮食,就立马给你送粮食过来,后面的所有话,都全部当做不看见。
全部当做他邓儒是在强撑罢了。
也是关心才会这样,要不关心,你镇北城没粮食关我屁事,爱咋咋地。
啊,对了,我这边又缺银子了,提款机给点钱花花。
当然,秋缘肯定不是这样的人。
“把他们请进城吧,安排他们休息一段时间,然后把粮食带回去,我这边已经有一百万石了,再给他们送点粮食回去。”
邓儒摆了摆手。
他并没有见这批人的打算。
他还要忙着编纂教材。
又不是秋缘亲自来。
说到秋缘。
他最近又给手下士兵升级了一波。
距离预期的目标,是越来越近了。
不管是自立,还是娶老婆,都近了。
现在只需要好好发展经济就行了。
他最近打算减轻关税,来吸引一些行脚商人进行贸易。
虽然说.......
他镇北城确实没什么特产。
但是降低过路的商税,就是最大的特产。
毕竟,这年头贵族们的经济来源,很大一部分就是各种苛政杂税。
..........
两天后,邓儒成功的编纂好了教材。
他向镇北城的百姓发出了公告。
凡是家中有十四,十五岁的适龄青年,都可以送入学堂。
在入学期间,学堂学子及其家庭的伙食由城主府承包。
若有优秀学子,可以直接进入城主府管理体系担任管理人员,或者留任学堂当个先生。
这个条件对于镇北城的百姓毫无疑问是无比诱人的。
尤其是城主府承包伙食这一条。
他们纷纷把家里符合年龄的孩子送进了邓儒的学堂。
但,很可惜。
哪怕全城百姓积极性很高。
也只凑出了四十来个适龄青年。
四十二个人。
就是这个新开的学堂的全部学子。
邓儒给这个学堂取名薪火。
这是他的希望,他希望,一些东西,能够随着学子们一代代的薪火相传下去。
.........
看着学堂里,这一个个面黄肌瘦,头发干枯,一点也没有读书人气质的青年。
邓儒觉得,自己好像。
设置的年龄依然偏大了。
十四岁,他们也已经被这个世界打磨的麻木了。
只是没有二十来岁的人那么深刻罢了。
他们应该属于初入社会,碰了些壁的那一类。
大概相当于,后世二十五到二十六岁刚毕业的大学生。
刚入社会,碰了个满头包,但远远没有四五十岁的人碰得包多。
属于,开始被打磨,但还没有彻底被打磨的那一批。
邓儒叹了口气,他拿起毛笔,写下了一个人字。
似乎从古至今,人这个字的变化,一直不大。
一撇,一捺,就是个人字了。
他将这张写了人字的字沾到墙上,对这些青年说道。
“来,孩子们,今天,我教你们识字。”
“有没有人知道,这个字念什么?”
对面的四十二个青年整齐的摇了摇头。
“大人,我们不识字的。”
一个青年说道。
他们不识字,说的,也都是一些带着地方口音的地方话。
“这个字啊,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