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部分 (2 / 4)

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告别家人,带上行囊,即将启程回上海。刚刚度过27的生日,尚未确切知天命,却知道了家的温暖。大概这也算是后知后觉。大学前,一直在家里,一切都习以为常,就像鱼一直活在水里,在它离开水之前可能从来不曾想到过水对于它的生命是那么重要。大学了,寒暑假都在家,除了学习,总体上也算无忧无虑,对于“家”的概念仍然模模糊糊,知道家好,却也没有觉得生命离不开它,就像鱼儿偶尔跃出水面,不能呼吸的那一瞬间,却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广阔和灿烂。待到工作了,多年以后,方察觉父母的艰辛,生活的不易,社会的复杂,回到家里,终于乐于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大小孩,不再像过去,吵吵闹闹,就如我们常说的,再大,在父母双亲的眼里,我们都只是孩子。父亲母亲唠叨得最多的,除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还是生活和工作,只因为他们已经尽一生去明了这两者的艰辛以及它们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他们的愿望很简单,至少,只要他们的孩子平平安安,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近来发现自己的心态又开始有点失衡,有时候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会充满攻击性,伤人又伤己,心海,难以平静。古语有云:不患贫,患不均。字面意思很简单,不怕大家都贫穷,只怕分配不公平。深层意思是,怎么样都没有关系,最怕的是人的心态过度失衡。一个人的心态一旦过度的失去平衡而又无法及时找回平衡,他的情绪就可能会失控,进而做出攻击性的行为,或说出攻击性的话,可能伤人,也可能伤己。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也是让许多人心态失衡的原因之一,是众多问题的源头之一,因为竞争的结果总是造就一个金字塔,成者寡,败者众,上面的人总是比下面的人少。如果资源没有限制,人们就不需要竞争,人们相互间的伤害将大大减少。但是我们是不可能避免竞争的,因为资源是客观的事物,它的数量终究有限,而人的需求是主观的事物,说变就变。人类的技术再发达,获得的资源再多,如果人的需求不懂得引导和控制,总归不会满足,竞争就会发生,而无序而缺乏引导的竞争会导致一序列问题,进入恶性循环。因此,说世界大同,有几个前提,一是发达的科技以获得许多资源;二是高尚的教育教会人们在考虑自己的需要的时候也把他人考虑在内,如果能够将他人的需求跟自己的需求同等对待,则能避免恶性竞争,避免伤害他人,达到共存共荣。和谐,社会做得还远远不够,它的真义在于求同存异,能够让自己也让他人存“异”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而化“异”为“同”是最终理想。对于社会来说,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能平等地看待其他人,平等地对待每个人的需求,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就如自己对待自己一般。而以人为基础存在的组织和机构也都应该体现这一精神。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地无分彼此,看破“你”和“我”,看透“人”和“物”,悟明“是”与“非”,则心可大成,才能真正达到心如止水,笑待一切,任凭狂风骤雨,我自不动如山。达此境界者,大彻大悟,不一定是和尚,不一定是尼姑,和尚和尼姑也极其少能做到。当然,也不是我。

天命是什么?过去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一切是天命;想与“天命”抗争,拼尽一切努力,成也好,败也罢,还是天命。说“一切命中注定,不必做过多抗争,随遇而安”者,非知天命之人。说“不存在命运,我的命运自己主宰”者,亦是不懂天命之人。天命是客观,信者有,不信者也有,不抗争是天命,抗争也是天命。大天命也许是时间与空间的乘积,小天命是一个人从出生到入土为安的一切活动与遭遇。那么天命有什么意义?意义就在于知天命者不会怨天尤人,能够坦然地生活工作和面对生老病死。

祝所有人新年快乐。

伯乐之道

我们都经历过面试,有的还面试过别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