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部分 (4 / 5)

光下的水中游来游去,追逐,玩耍,并在渔夫的诱饵旁边天真地跳跃。不一会儿,它就中了计,被钓起来了。它拼命想挣脱钩子,但无济于事。卓越钢琴家鲁宾斯坦双手赞成这种文学描述。他说,人们完全可以按照这个伤心故事来演奏这首曲子。

我们坚信,演奏或聆听莫扎特的奏鸣曲或协奏曲,里面也隐隐约约有某个故事。其实,以下文学描述尽管有些支离破碎,也可以看成是莫扎特在恋爱时创作某首小提琴奏鸣曲的情节:

春风欲到,河边小草先知道;

不写情词不写诗,且谱一曲寄心知。

我们相信,这一感受和理解并不过分,并没有出格,没有用过多的、牵强附会的涵义去代表乐曲本身的涵义。

应该承认,不论是对于演奏家还是普通听众,感受、理解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件神秘的事情。这里所谓感受、理解,不外乎是文学感受和哲学理解。

知道某部作品产生的时代大背景和小背景(作曲家的个人处境、心情和遭遇)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提示我们去确立感受、理解的框架,避免出格。

对于莫扎特,1791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这期间写下的曲子都同他的个人处境、心情和遭遇极有关系。我们指的是他在到处借钱,内心一直焦虑不安,非常烦闷,并预感到死亡的临近,准备向尘世作最后的告别……《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便是这年年初完成的。

如果让当代10位世界第一流的钢琴大师用文学和哲学去描述、解释这部协奏曲的内涵和莫扎特的意图,可能是不尽相同的。但也不能水火不相容,相差十万八千里。不错,那是个伟大的空筐,但不是无边无际的空筐。

有一点是大家要肯定下来的:在这部协奏曲中,莫扎特把他内心深深感受并体验到的哲学意义上的根本无助:惆怅、孤独和悲愤,都写了进去。

比莫扎特早一千多年,唐朝的陈子昂便用22个汉字表述了地球人的这一根本的惆怅、孤独和悲愤: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可见东西方文化是可以比较的。一个以中国古老文化为背景的当代中国人自有信心吃透莫扎特音乐。

莫扎特音乐里的思想感情,唐诗里头都有。

莫扎特音乐是旋律化、和声化和节奏化了的唐诗。

听莫扎特的音乐,脑子里常浮现出唐诗,以及17、18世纪的欧洲古典建筑,还有莫扎特的驿车穿过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的欧洲原野的情景,永远不会脱离莫扎特作曲时的本来意图。

音乐第一 上帝第二的维也纳人

伟大的音乐家,渺小的听众。——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成立的逻辑是:有什么样的听众,就有什么样的音乐家。反之亦然。

海顿、格鲁克、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施特劳斯、马勒和勋伯格等9颗音乐明星都在维也纳生活和工作过。在西方音乐史上,维也纳为什么会成为地灵人杰的音乐圣地呢?笔者同许###也纳人探讨过这个问题。

从多次讨论中,我得出了好几个原因,其中一个是:多亏了近两百多年来维也纳拥有一大批热情、严肃、又近乎于苛刻和挑剔的听众。

伟大的音乐天才拔高、造就了千万个杰出的听众;千万个为音乐艺术而发烧的挚友又反过来推出、塑造了伟大的音乐天才。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为前提的。

伟大音乐家要感谢上帝,因为是上帝把素质那么好的维也纳听众赐给了音乐家;维也纳听众要在上帝面前感恩,因为上帝极慷慨地把一个个冠绝于世的作曲家赐给了维也纳人。比如,莫扎特就很感谢维也纳听众。1781年他在信中说:“根据昨天的音乐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