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科幻战舰> 第122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部分 (2 / 4)

刘慈欣《流浪地球》《科幻世界》2000、7、12页)

在这段文字里,强光、云彩、老人、大雨、都是实际存在的表象材料。但作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们加工成了并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新表象。显然,科幻爱好者所希望的“想象”,正是这样加工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体现在科幻文学的题材和细节中的“想象”用心理学的词汇来表示时,会发现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概念。首先,科幻小说最主要的想象成果,它的题材,或者说“创意”、“科幻点”,其实是一个思维的推理过程,是非常理性的。它或者直接出于科学推理,或者虽然可能出自纯粹的“想入非非”,但最后要归结于科学推理。有的作者追求严谨,在确定一个题材之前,甚至要进行大量计算。总之,这种“想象”和浪漫主义诗人倡导的“想象”南辕北辙。

不过,科幻文学创作在题材方面所使用的思维,并不是一般的思维概念,而是其中的一类: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应。例如,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151页。)

其次,科幻小说在细节上的“想象”,是心理学中讲的“创造想象”。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79页。)不过这后面要加上一个限制,就是其想象结果必须是超现实的。因为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与真实生活也不会完全对号,也是创造想象的结果。只有纯粹的回忆录,或者新闻采访、法庭辩论等,才是“再造想象”的运用。

当然,文学理论不是心理学理论。一个词汇在文学理论中的含义,也不同于其在心理学中的含义。所以,对于科幻小说来说,我们似乎可以确定一下,它的想象力,是指其中的超现实部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具体答案,在四卷《科幻文学的艺术规律》中关于“超现实描写”的部分,已经作了讨论。

在六七十年代,前苏联科幻界曾经研究过一个今天看来比较奇特的问题:为什么西方科幻作品中的故事离现实比较远,而前苏联科幻作品中的故事离现实比较近。在本书中,笔者将其定义为想象空间问题。

想象空间,指故事背景与作者所处现实的距离。它不仅仅是科幻文学一家的问题,似乎是所有小说都遇到的基本问题。现实题材小说的想象空间就小。那些以个人经历为基础的现实小说的想象空间最小。将背景抽象设置为“A省”、“B市”之类的现实小说,想象空间就大一些。到了科幻小说,想象空间更大了。而越是离现实较远的科幻小说,想象空间就越大。

武侠小说也有想象空间的问题。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武侠作家的笔会,与他们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武侠小说喜欢写古代?而没有多少人尝试着写现代背景的武侠小说。一位对武侠小说如数家珍,堪称武侠辞典的作者告诉我,写现代背景,无法构造“江湖体系”,那正是武侠小说的精粹。

从这点上讲,喜欢写遥远未来的科幻小说,和喜欢写遥远过去的武侠小说,其实异曲同工,都是为了开拓想象空间。

从西方流行的奇幻小说中也可以看出想象空间的要素。这个门类最拨尖的一批作品,都是“架空历史小说”,它们的背景发生在几乎不存在于地球上的某个大陆里,并且是遥远的中世纪。这也是想象空间的设定。

想象空间是由某一篇科幻小说的题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