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阶层的存在与否仍然语焉不详。特别是在中产阶层认同问题上,他们的反应更是茫然。人们无法对中产阶层加以具体界定,只是朦胧感觉那是“有房有车”的一族。对于他们体面的工作、精致的生活、时尚的穿着等等,年轻人很是羡慕,并成为许多人的奋斗目标。许多富有的人们,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迈入中产阶层行列,他们目光投向的是那些身价百万、千万的老板,在他们的观念中,打工者是算不上中产阶层的。
总之,当前社会大众对中产阶层的认识是多样化和片面化的。所谓多样化,是说人们对中产阶层划分标准非常混乱,尚未形成一个理性的、大致的看法。所谓片面化,是说人们对中产阶层的看法集中在经济收入层面上,少部分人观察到了中产人士们生活方式的差别,对于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人们几乎还没有意识到。
这种情况,对于中国中产阶层的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中产阶层意识的滞后势必会影响中产阶层的形成与发展。由此,了解目前中国社会中产阶层的认同现状,建构中产阶层理性的认同,对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认同(1)
根据邓肯的整理,对社会分层的测量指标有:(1)经济生产变量,如财富、所得、资产等;(2)经济消费变量,如生活水准、消费形态等;(3)社会变量,如声望、荣誉,及道德性评价等因素;(3)资讯变量,如教育、知识、技术训练等;(5)文化变量,如生活方式、地位特征、语言、礼仪、心理满足度等因素;(6)与权力或权威有关的变量,如影响力或决策等因素;(7)与公民有关的因素,如法律地位、社会参与等变量;(8)上述变量之总和。 蔡淑铃,同前引书,第78~79页。
2001年10月,在陆学艺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中承担的“中国中间阶层研究”的专题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对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界定:“所谓中间阶层,是指占有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社会关怀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依此定义,我们可以整理出中国中产阶层的认同指标有如下几项:(1)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2)职业的工作及劳动方式;(3)职业权力;(4)收入及财富水平;(5)就业能力;(6)消费及生活方式;(7)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社会关怀。 郑航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57~159页。
由于社会成员在各种社会资源的占有上是连续的,人们很难区分出界限分明的阶层来。为此,许多学者建构了多元分析指标,如邓肯曾以职业声望、教育程度及薪资所得这三个变量,来建构美国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EI)。台湾学者蔡淑玲与瞿海源也以同样的方式,建构了一份台湾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蔡淑铃,同前引书,第79页。一般而言,由于阶层划分的复杂性,在研究中不免会带上研究者的主观断定。参照各种社会分层指标,笔者将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认同指标区分为经济地位、职业声望、教育层次和自我认同四个单项指标。每个单项指标将分别在性别、年龄、城市这三个因素中进一步加以差异比较与分析,以期对中产阶层分层指标的社会认同状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经济条件认同与差异
研究表明(见表1…1),社会大众对中产阶层所应具备的经济条件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其中30�6%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