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高谈阔论,都使得这座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赵瑗一骑赤红的战马飞奔入城,固然惊吓了不少慵懒的鸽子,却也带起了诸多议论。
“那位便是柔福帝姬么?”
“传说燕国公主久病于燕京,不想今日却是痊愈了。”
“天将神女于斯,天佑我大宋……”
赵瑗在西北呆得惯了,一时间来到这等倚。红偎翠之地,竟有些不大适应。她下了战马,在宫人的引导下换了锦衣,逐一拜见了父兄姐妹,又陪着王贵妃说了会子话,才匆忙掌灯歇了。
不习惯。
一切都不习惯。
她怀念原先恣意妄为的岁月,怀念一望无垠的苍茫戈壁滩。
尤其是在王贵妃——她的生母——哭哭啼啼地说“你竟放了足,日后该如何嫁人,该如何是好”,并被姐妹们共同讥笑了一番之后。
她是注定要翱翔苍穹的鹰,注定做不惯瑟缩在王宫之中,缠着一双纤足的小脚女人。
唔,不是说先前她已经提议放足了么?
——别傻了,有“礼、理”二字在,她撼得动中书门里那么多科举进士,那么多“风。流才子”?
饱暖思**,她不该低估了书生们喜爱小脚的欲。望。
看样子,得下一剂猛药才行。
她翻来覆去地想了许久,又想起回京前在西北瞧见的那一溜儿大官,总觉得有些苦恼。
第105章 垂拱殿事
清晨的皇宫,总显得有些水汽迷蒙。
赵瑗不紧不慢地跟在宫娥后头,沿着九曲回廊,朝着福宁宫走去。宋代宫室不多,也不大,寥寥坐落在汴梁城里,倒显得有些纤小玲珑。她不过走了一盏茶时分,便到了地方。
福宁宫,是官家赵桓的寝宫。
宫娥婷婷袅袅地向她福一福身,说道:“官家尚在垂拱殿听政,恭请帝姬入内奉茶。”
赵瑗摸不准赵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含糊应了,果真“入内奉茶”。可还没等她的茶奉上来,赵桓贴身的内侍便一溜烟儿赶到了福宁宫,请她到垂拱殿去。要悄悄地去,不可声张。
这可真是奇了。
赵瑗垂下眼眸,静静思忖片刻,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来。
“谨遵官家旨意。”
要知道,宋代的垂拱殿,地位大约等同于汉代的未央宫宣室。
赵桓这么大费周章地把她弄过去,其目的,不言而喻。
这位性子极软的皇兄,恐怕是想让她垂帘听政呢。
赵瑗起身对内侍道了声谢,不动声色地从袖里滑出一个小荷包,落入了内侍手中。内侍明显愣了一下,不知是该收还是不该收,随后便听见赵瑗压低了声音问道:“垂拱殿中,都有些什么人?”
内侍松了口气,将荷包贴身收好,低声说道:“有诸位相公,也有西辽的使者。”
赵瑗低低“嗯”了一声,心中有了底。
垂拱殿距离福宁宫不远,赵瑗没走多久便到了地方。不出她所料的是,内侍没有带她走正门,而是悄悄开了一个小门,又悄无声息地引着她来到了暖阁里,最后才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暖阁中安安静静,只剩下官家赵桓在案后奋笔疾书。
她上前向赵桓道了声万福,便规规矩矩地在一旁站着。赵桓不开口,她也只在一旁装作不知道。好不容易等赵桓练完了一篇鸡爪子爬似的草书,净了手,才听见他出声问道:“皇妹可知道,朕为何唤你来此?”
“官家是想听真话呢,还是假话?”
赵桓一愣,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朕要听不真不假的。”
赵瑗莞尔一笑,目光落在那篇草书上,轻声说道:“官家的书法造诣,素来是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