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2頁 (1 / 2)

古羅馬戰場就是這樣,決戰的雙方投降的人數都非常的少,士兵、將軍都是決戰到死。投降的士兵非常的少見。而中原一帶的作戰不是這樣,順風時摧枯拉朽,失利時全體投降。大的戰役最後都會有數不清的投降或被俘人數。以至於勝利的一方會在短時間內擁有人數上的優勢,其實都是投降的士兵。

表面上的實力強大,其實都是虛的,只能打順風戰,一旦戰局遭到不利時,士兵都會有逃跑、投降的想法。這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士兵大多數都是被俘虜過來的,這樣的士兵,將軍能力強的話訓練抓緊一點還好,將軍能力差的話其實就是湊個人數。

&ldo;老大,那麼說羅馬的戰鬥非常慘烈?&rdo;

&ldo;是的!每次戰役都非常的慘,當然這是指羅馬的軍隊,其他國家的也是行,其作戰能力也差。當然,波斯也很強大的,不能小視。&rdo;

&ldo;老大,為什麼羅馬的士兵作戰意志會如此強大?&rdo;

&ldo;大書法家,羅馬士兵如此投降的話,自己會被處於奴隸,會牽扯到家人遭殃。在西洋諸國的戰鬥中,俘虜的最後結局都是奴隸。不會象咱們皇帝那樣都釋放回去,這些奴隸都會到最危險、最艱苦的地方做體力活,隨時都會掛掉,投降的士兵會牽扯到家人,你說士兵願意當俘虜嗎?&rdo;

中原皇帝數千年來,對於草原民族都是打打放放,俘虜都基本是釋放。從而讓草原民族不懼怕戰爭,反正被俘後能保命,甚至是假投降。等釋放回去後,過不上多少年再來入侵中原邊境地區,這幾呼成定律。如果中原皇帝不這樣,把俘虜都用來乾重體力活,堅決不釋放的話,甚至採取斬殺的強硬手段,草原民族真的不懼怕嗎?

說白了還是所謂的儒家文化,其實都是酸儒、腐儒們弄出來的。國與國之間沒有仁義道德,只有利益。而中原的酸儒、腐儒整天無事可做,就是大談什麼仁義道德,和敵人談仁義,不是扯淡是什麼。

&ldo;老大,按你的說法羅馬長年征戰,難道國家經受得住嗎?&rdo;

&ldo;大書法家,西洋諸國都喜歡把戰火放在別人的地盤上燒,根本不允許戰火在本國地盤上發生。遭到破壞的是別人的國家,不是本國受災受難。重要的是羅馬軍隊實行的是燒殺掠搶政策,每到一地方都會把所有值錢的東西搶光、燒光,有大把搶來的財富支撐,你說會窮嗎?羅馬的對外戰爭是越打國家越富裕,不會象咱們一樣越打越窮。&rdo;

韋福嗣聽後苦笑道:&ldo;這羅馬人也太殘酷無情了,這是殺戮。&rdo;

呵呵!

&ldo;羅馬人對本國百姓非常的好,殘酷無情是對其他國家的百姓,這難道有錯嗎?咱們中原朝廷、皇帝整天都想著仁義道德,草原上數千年來,難道咱們仁義講的還少嗎?草原民族同樣年年對咱們邊境地區進行燒殺掠搶,別再用那迂腐的觀念看待問題。國與國之間沒有對和錯,更沒有什麼仁義道德,有的只是利益,一切都是實力說話,士兵手中的弓箭、馬刀就是真理。仁義道德是對本國百姓所說,不能用在別國的人身上。&rdo;

姜松的話很直白,對於眼前的當世高人都很震懾,他們曾經聽說過姜松的一些事,卻不知道姜松的觀點。這些話姜松只和皇帝老兒說過,在朝會上說過。平時姜松是閉口不淡。

姜松心裡明白,象杜淹、韋福嗣這樣的人傑,滿肚子都是四書五經,對於儒學是有高深認識的,要想一下子接受姜松的觀點是不可能的事。姜松也沒有想讓大家一下子全接受,只是想影響一下。

杜如晦道:&ldo;老大,你的觀點確實別具一格,有正確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好的就是在征伐下來的地方影響極壞,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