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部分 (3 / 5)

的违法,想来盗窃、杀人这类违法事情皇帝是不屑干的。与其不能违法,倒不如自觉遵法守纪,以便自己的声望威严不坠、神圣的光环不退色。事实上,在虚君制巩固之后的国家,如英国、荷兰、丹麦,当今的日本与泰国等,君主都以模范遵守法律为己任,这时他们为了巩固他们的皇位所必须做的,不然的话,就将引起国民的厌恶,从而影响皇统的传递。但是在客观上,他们的遵纪守法给国民做了榜样,引导、影响国民对法律的敬畏心理。

三. 在清末时候,民风还相对纯朴的多,老百姓对官法的畏惧之心仍在,几千年来“民心似铁,官法如炉”的实践,使得官法的威慑力还在,不像现在执法的难度那么大。那个时候没听说过企业之间互相拖欠货款的问题,民间的票号全凭信誉,就可以做几十万两银子的大生意,社会的信誉体系还健在。

有了这三个条件,法律得到严格且准确的执行,应该没有大问题,社会的稳定可以乐观的期待,基本的*能够得到保障,中国将在中央集权这个大格局下获得发展。就这样;平稳的发展40年,中国能成为世界强国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讨论富与强的关系问题。

第十六章 立宪成功,40年内中国能否达到世界强国的地位?(2)

二. 富与强的关系

现在的媒体上,经常见到讨论中国崛起的问题,论据主要是说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GDP在全球的排序已经上升到了第4位,占全球GDP的份额达到了6 %,(2007年数据),因此崛起在望,中华民族的腾飞指日可待。按这些流行的观点,似乎经济的发展是崛起的决定性因素,似乎富与强紧密相连,甚至两者之间竟可以划等号。那么看看清末的情况吧。

1840年,中国的GDP全球排名第一,占世界的份额为,此时英国的GDP占世界的份额仅仅是,但是与英国打仗,大清惨败。这次战争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以数千远征的兵力,将大清帝国打得屡战屡败,清政府在无奈下,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1860年,中国的GDP虽然有所下降,可全球排名仍为第一,占世界GDP的份额为。远超英、法。这一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年,英法联军以两万两千人的兵力,攻入大清帝国的首都北京,吓得大清的皇帝咸丰逃往热河。洋兵如入无人之境,烧杀抢掠,圆明园就是这时被烧的。此战的后果是大清割让九龙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一千六百万辆。

1894年,中国的GDP全球排名第二,占世界GDP的份额为,而日本的GDP占全球GDP的份额只有,中国是日本的5倍多。此时大清的常备军是一百万,而日本经过持久的扩军备战,兵员也只是区区的22 万。但是在次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大清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陆军也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兵。此战的后果是割让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中国的GDP全球排名仍旧是第二,占世界GDP的份额为11%,但是八国联军以两万人的兵力,从天津长驱攻入北京,当时华北一带有清军十多万,义和团民四、五十万,却阻挡不住孤军深入的两万洋兵,被其赶杀得望风而逃,最后,洋兵攻破北京城,逼得掌权太后慈禧远逃西安,却不知羞的自称“西狩”,此役的结果是签订《辛丑条约》,赔偿洋人白银四万万两。

(各种GDP数字来源: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该文在如下网页:)

历史是血淋淋的,但是只简单的用“清政府*无能”来解释这段凄惨屈辱的历史,显然极不负责任。清政府那么无能,却仍旧在这段时间鱼肉百姓,作威作福,那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