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部分 (2 / 4)

职,以赵匡胤取而代之,说明柴荣到了最后还是信任赵超过信任张。说明柴赵两人还是有不少共同语言。他们都深知民间疾苦,都反对战争,都希望让老百姓能够早过太平日子。柴荣死后,帝位如果落到张永德或者李重进的手中,倒不如落到赵匡胤的手中,对国家,对老百姓更为有利。我们读历史,不要老是看到帝位之争,利害之争,认为赵匡胤从柴荣的孤儿寡妇手中夺走了江山,两人是对立面。是不是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志同道合,看到他们的共同语言,看到赵匡胤作为柴荣理想、事业接班人的一面。这样就更容易体会历史人物的真情,更容易看出历史现象的真相。

过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每每抱着一种一成不变的老看法,认为赵匡胤如果是自己策划了一场兵变,从后周孤儿寡妇手里夺取江山,那就是非常可耻的不道德的事情。有些好心人想为赵匡胤说话(例如苏轼),就一再说明,这次兵变不会是赵匡胤自己策动的,他只不过是为六军所逼,不得已而为之。我认为,对于赵匡胤策动这场兵变一事,事实俱在,没有什么好掩盖的。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赵匡胤与柴荣的关系,不要仅仅看作君臣关系、主奴关系,是不是也可以看做一件大事业的合作者。他们事实上已经合作多年,在郭威未死之时,他们是同事关系,郭威死后,他们从同事变为君臣,事实上他们一直合作开创一件大事业,出生入死,艰苦奋斗,志同道合,情谊深厚。柴荣不幸去世之后,赵匡胤不想离开这一件已经为之奋斗多年的大事业,不愿意让这件大事业落到别人手中去。所以才策动了这场兵变,让这件大事业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够按照原来的方向原来的计划进行,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后周孤儿寡妇的局面已经形成,如果赵匡胤不来接手这个残局,一定也会有别人来接手。如果由张永德、李重进这两个老军阀中的任何一个人来接手,就不可能结束五代的乱世,建立起一个长治久安的宋王朝。因为从张永德、李重进这两个人的一生经历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那种不择手段互相倾轧的恶劣行径,早已被柴荣所看不起,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来,赵匡胤策动陈桥兵变并不是什么罪恶,应该说是无罪有功。

我们回头看一看陈桥兵变的经过,从赵匡胤最后谆谆告诫部下的弟兄们,一定要严守军纪,一口气能够说出几条几款来看,也想得到他是事先早就做好了准备工作,不像是临时被逼上马的样子。他在策划这次兵变的时候,首先是希望做到不流血。要是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要是不怕回到开封之后大抢一通,大乱一场,赵匡胤就不必对回京之后的行动费尽心思,层层布置。他要做到这次兵变圆满成功,就不能不在回京的一天之内连过四道难关。其中只要有一道关过不了,还是会发生冲突,引起骚乱。

第一道关是从陈桥驿回京的这一支大军必须在步行几十里的途中严守纪律,不能发生任何纠纷。在兵变之后,从京城军民看来,这支大军已经成为叛军。京城的军队皇帝姓柴,这支军队皇帝姓赵。如果叛军不守军纪,造成纠纷,就会引发大乱。大军到达京城开封,赵匡胤下令“甲士归营”,就是军人全都回到营房里去,一律不许外出,静等谈判的结果。这支大军一路上总算没有惹出任何麻烦,第一道关是顺利地闯过了。

第二道关是留守京城的军队也得有人管好,暂时不能外出。兵变之后,两边的队伍已经成为对立面,如果在街头相遇,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冲突,同室操戈,后果不堪设想。好在京城里的队伍一直被人管得好好的,完全没有活动。这大概就是赵普从陈桥驿飞马送信给石守信、王审琦两人所起的作用。这第二道关又顺利地闯过了。

赵匡胤率领大军进了开封城的时候,早朝还未结束。文武百官突然听到兵变的消息,人人吃惊,不知如何是好。宰相范质一把抓住司徒王溥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