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儿差点晕过去!
一首最最简单的乐曲至少也得有十六小节,两首乐曲仅有一小节一样,就全都一样?依此逻辑,岂非《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国际歌》?岂非此男即彼女,因为两个人的左脸上都长了颗痣嘛!
别说听了28年古典音乐,即便只听了一年,也应一听便知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就是对牛弹琴一年,牛也会对不同风格的乐曲有不同的反应啊!称学过高深的作曲四大件,却竟然以“两首旋律有一小节完全相同”而判断“此曲即彼曲”,这是连小学生都不会犯的低级错误啊!
仅此一例,就证明科列克不能辩认最简单的旋律,证明他根本不可能自已分析高难的交响乐,他那些帖子的内容不是原创,是从音乐书藉或网上资料抄袭得来!如果说他的帖子内容在文字上跟书上和(网上)资料还有些不同,那不过是对音乐的文字描述作了些改头换面,加进了占比例小而又小、纯属他自已的荒谬错误。
还有更让人哑口无言的,科列克这个低级错误,据他称是抄自八十年代一本杂志的内容,这已经证明他是抄书而不是原创,但不幸的是在全盘抄书时,他把杂志上的印刷错误也照抄了下来,还以“《如》第一小节和《伏》第六小节完全一样……”证明印刷错误的“正确”;而把这一切搬到C论坛来“讲课”,接受众人的吹捧膜拜,受到论坛的赞许和嘉奖,这就是C论坛的莫大不幸了!
作为业余爱好者,缺乏基础知识、犯些低级错误本属情有可原,但把“借”来的吹嘘成自已“原创”,在公众场所以假充真以讹传讹,这就情无可原了!
未完
三、阴差阳错之遗憾
三、阴差阳错之遗憾
说到抄袭,银杏儿想到不久前C论坛的轰动事件。较早在论坛出文集的女网友“W”,被指有抄袭行为,为此引发了场声势浩大的反抄袭运动,结果是“W”被批得落花流水,替她辩护的人又不服气。
银杏儿来网坛是向*抗争,加之病残在身、生存艰难,实在无心顾及其它,因之对类似的“运动”不感兴趣。再说她的专业是音乐,如若病情允许,她首先要做的是以音乐抚慰身心的创痛。文学书藉他小时候读过不少名著,但已多年无遐顾及,“W”的文章她只看了半篇就关掉网页,哪儿抄了古人文章她跟本弄不清楚。所以对“W”是否抄袭,她认为自已无发言权。不过,见一些熟悉的网友替“W”争辩,说“W”抄古人文章都标明了出处,银杏儿心想是啊,既标明出处,就不算抄袭,于是跟帖表明看法,而后想赶快离开,现实中一大堆事务等着她啊!
促使银杏儿发这个言还有个原因:她憎恶弄虚作假,但反感置人于死地。这场反抄袭运动,参与者之众,气势之轰烈,简直就是你死我活的撕杀;这种情形总让她想到*的血雨腥风,让她心中有种挥之不去的抵触。犯了错误可以帮助教育,何必弄得如此惨烈?基于此,科列克的问题,她打算只向版主说一下,且不直指抄袭,引起注意就行了。她绝对没想到的是,仅仅这一想法,已将她推到炼狱的门口,令她不得善终。
看看论坛的值班版主是许锋,银杏儿给他发短消息说:
“我要离开论坛了,想向论坛反映点情况,可以吗?”
许锋回复:
“请讲。”
银杏儿匆匆写了份文字,略举几个例子,说明科列克音乐知识馈乏,他帖子的内容不可能是原创,请多加注意。
几分钟后,银杏儿收到许锋回复:
“银杏儿你好: 对于你认真执着的精神,我很是敬佩。就此事我向蓝海版主了解了一下,也征求了科列克本人的意见,他说作品分析、音乐评论部分是原创,关于人物介绍方面是参考了一些资料。看了你所指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