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这些创作方法的关键,在于“相符”和“超越”。怎么理解这一对概念呢?我们可以问这么一个问题:包法利夫人、乞乞科夫、阿Q、白嘉轩这些人物,他们吃什么喝什么?他们的寿命有多长?当他们跳起时,能不能达到十米以上的高度?
从来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因为它太寻常了,以致于人们根本想不起要问。更不知道,理解创作方法的关键便在这里。诚然,上面这些人物都是文学形象,不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过的人。但谁都会认为,假设这些人物真的存在,那么他们就是吃五谷杂粮,鸡鸭鱼肉。他们的寿命不会达到数百年。他们跳起时,也不会达到十米的高度。因为真实存在的人就是这样的。而在小说的任何细节里,都不存在超过这些常识的内容。这个习以为常,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让虚构的艺术世界与作者主观世界相符的过程。除非作者并不认为真实的人可以在如上的种种限制中生存。
但如果引入科幻文学这面镜子,事情立刻就不同了。科幻中的人物可以不吃饭,而只吃营养药片,甚至只输入能量便能生存。科幻中的人物可以活几百上千年,比如那些经过人工冬眠的角色。科幻中的人物也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飞上天,比如“飞人阿里埃利”。
那么,当科幻作家在写这些不吃饭的人,这些寿命长达千年的人,这些可以飞天入地的人时,他们真的认为会存在这么一些人吗?除了极个别走火入魔的作者,一般科幻作家都不会把它们当成现实,但他们却有意创作了这些不可能存在的形象。
人物如此,环境也是如此。在《城堡中的男人》里,日德战胜美苏,赢得二战。在《西洋》里,明朝占领北爱尔兰,直到1997年。作者真的以为这些事发生过吗?显然不会。《星球大战》的故事发生于“很久以前,一个非常遥远的星系”。作者真的认为存在这么一个星系吗?显然也不会。甚至,这些科幻小说的读者也知道,那些背景不仅不存在于真实中,也不存在于作者的内心里。它只是一个假定。
作者所理解的真实世界是一个样,作者所虚构的艺术世界是另一个样。这便是创作方法中“超越”一词的意思。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二章:创作方法研究(2…2)
位居主流的现实主义作家们,许多人并未受系统的科学教育,甚至基本的科学知识都不具备,但他们创作的作品并不超越于这些自然规律之外。因为这些科学知识在今天已经成为常识。不必专门学习生理学、物理学,空气动力学就可以理解这些常识。于是,它们便看起来与科学无关。但在《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一书中,刘为民已经详细地讨论了这个问题:现代作家的人格,以及知识结构完全被科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塑造过,与古典作家的知识结构已经彻底不同了。
然而,正是科幻文学恰好把这个已经隐伏的,习以为常的问题照了出来。因为科幻如果要写异于常理的人物和环境,作者就必须寻找科学上的根据。是科学知识在告诉他,哪些超现实,哪些属于现实。
科幻如此,奇幻和超现实主义也是如此。二十世纪的大学教授托尔金绝不会认为“中土”真的存在。受过现代教育的卡夫卡也绝不会认为人可以一觉醒来变成大甲虫。但是,他们在创作时,都有意地超越了自己的主观世界。
当然,同样的超越主观世界,科幻、奇幻和超现实主义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在下卷“类型分析”中要重点探讨这个问题。
那么,为什么说是超越主观世界中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世界中的规律呢?因为没有任何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完全统一。人们只熟悉身边的一小块地方,熟悉一两个行业,熟悉自己生活的时代。离自己越远的,猜测和幻想的成份就越多。即使一个作者在创作现实主义小说,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