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4頁 (1 / 2)

所以格林·特魯曼的計劃中就有這麼一步。

給這些公司展示些宇馨科技暫時還未發布,但可以拿出來換錢的技術。

「嘿,兄弟們,這技術牛不牛?你們想不想要?」

「想要簡單啊?大家都是兄弟,咱們也不談錢了,我免費授權你用。這種能夠給推動你家股票大漲的技術,你讓我喝點湯沒問題吧?配合我在最近弄些你家的股票,技術你們免費使用十年,隨便你們怎麼去宣傳。」

技術送出去,收穫了友誼,為了保證自家的利益,這些公司也會大張旗鼓的宣傳。

以華爾街的敏感,有這些爆炸的科技做底子,科技股必然會有一波爆炸性的漲幅。

接下來就可以正式進入計劃了。

那就是技術資產打包。

我旗下這些技術專利厲不厲害?

當然厲害!

沒見這些公司只是拿到使用權就已經在股市上的大放異彩了?那把這些技術分批打包,折算成資產包裝一下,拿出去賣應該沒問題吧?

當然這裡打包賣就又有學問了。

比如當然不能像王宇飛那樣把什麼6g技術直接打個包拿評估,而是要把那些成熟的技術跟一些還在孵化期,乃至不太打眼的技術專利一起打包,轉化成可債券化的資產。

什麼?第三方評估評價問題?

真當利益深度綁定的那些高科技公司都是好脾氣的?

尼瑪,這項技術每年能帶給爺爺我數千億美元的市場,你給個低估值?這明明是優質到不能更優質的資產!上市後我家都要買入的。

是的,的確是要買入的。

經過評估之後,十年要花多少代價才能研究出類似的技術?

購買這種技術資產的債券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這甚至比直接收購技術要划得來的多。

想想看吧,這種債券的購買對象並不一定對科技感興趣,那些購買者更多的只是希望這些債券能不停的升值而已。

但是對於這些科技公司而言,這些債券意味著技術本身。

技術本身在華爾街不產生價值,但是在這些公司才能產生價值。

至於這些債券未來資不抵債了?

對於這些公司而言,不一定就是壞事。

以極低的價格將技術收購到手中對於這些公司而言很不可接受嗎?

如果價格暴漲,那正好,防禦性買的這些債券還能抵個大價錢,一樣是賺啊!

第一步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的操作了。

手上有了這麼一批高價值的債券,拿去抵押換錢絕對是華爾街的日常操作。

就算監管層也沒什麼好說的。

畢竟這些債券都是硬技術做擔保的,而且這些可都是極為優質的資產啊!

說白了,當年次貸危機為什麼釀成大禍?

本質原因不就是在華爾街玩套路的過程中,銀行系統跟資產評級系統全都忽視了這種玩法中的道德風險麼?

只要房價一直上漲,銀行給什麼人都敢批貸款。

管你有沒有正經工作,管你有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只要你敢貸,我就敢批!

反正這些人把房子買了之後,房價只要上漲,這幫人肯定會按時還款,真的還不上了,把房子一賣,足以覆蓋成本。

更別提這些數以萬計的房貸早已經被打包成了各種債券,讓銀行賺得盆滿缽滿。說白了,那十多年就是一個搶錢的時代,只要你的心夠大,天空就有多大,反正最終是有人買單的。

只是大家都太貪心,一起玩過頭了,才釀出的危機。

所以之後美聯儲給出的監管措施也主要是針對銀行跟評級機構在評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