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电影艺术档案> 第10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部分 (4 / 5)

Killer)〕,当地观众逐渐开始喜爱美国电影。在这同时,艺术电影这一派更加壮大,王家卫特立独行的电影在各大影展中接连得奖。至于动作片的传统,则只有少数导演仍在维持,例如杜琪峰(Johnnie To)。在简洁的黑帮电影《枪火》中,杜琪峰为警匪片引进了精简与抽象的画面。

出版后记 :“电影学院”一周年

2007年10月,《拍电影:现代影像制作教程》(Digital Moviemaking)一书的出版宣告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电影学院”书系的诞生。一 转眼,近一年的时间已然过去,“电影学院”也在有条不紊的成长着。从2007年11月出版的由焦雄屏女士翻译并推荐的《认识电影》,到现在这部由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推荐的《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电影学院”书系已经出到了三部,再加上翻译进程已过大半的《如何写影评》(暂定名)(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Film),以及正在进行选题甄别的几部电影史、编剧及摄影教程,“电影学院”书系已是初具雏形。

回望一年的成长历程,其间虽不乏波折,但收获的喜悦却是实实在在的。“电影学院”书系目前为止推出的三部作品均出自台湾译者之手,但海峡两岸语言表述习惯上的差异却要求我们必须把译文调整到能令简体版读者顺畅阅读,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斟酌、抉择、割舍、创意和惊喜的过程,而对术语、专有名词(人名、电影名和机构名)的重新统一更是一个梳理旧知、获取新知的过程,同时,遵循对读者负责、严格尊重原著的原则,我们尽最大的能力对原译文中的一些错误之处进行了修改。在此过程中油然而生出一股对电影的无限热爱,和对图书的由衷赞叹。而这几部书也没有令我们失望,《拍电影》在没有作任何营销的情况下销量一直稳步上升,并被许多专业院校选用为教材;而《认识电影》更是受到专业内外读者的好评,并在《城市画报》举办的2007“荒岛图书馆”少数派阅读报告评选的十大电影书中荣登榜首!而这部由李安推荐的《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更是未版先热,整个编辑过程中频频接到全国大专院校电影学、影视编导专业师生和电影发烧友的来电来函,关注本书的出版日期。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艺术》的出版堪称众望所归。

提到本书,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有奥斯卡龙袍加身的华人的骄傲李安,实际上波德维尔夫妇和他们的这部《电影艺术》在美国相关领域所享有的声誉是无可比拟的。Ang Lee的那句“大卫?波德维尔我是很熟的,他写的书,去读,没错!”实在只是锦上添花,而非画龙点睛。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是美国一位重要的电影理论家,认知电影理论(Cognitive film theory)的创始人。波德维尔是一位多产的学者,他在“作者”研究(小津安二郎、爱森斯坦、卡尔?德莱叶)、香港电影研究、电影风格史和叙事理论方面的成果广受赞誉。此外他也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影响颇大的“新形式主义”(Neoformalism)学派的一员,但实际上他的夫人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更有资格被赋予该学派“干将”的头衔。新形式主义认为,在故事和承载故事的形式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分野,这就好像,在侦探片里,谋杀总是发生在一连串时间的开头,但我们是在影片的最后——而不是在开头——发现谋杀的许多细节的。新形式主义拒绝许多其他电影研究流派的假设和方法论,尤其反对解释学(hermeneutic)途径。在他们看来,电影是一个整体,各种电影技术只有被放到电影当中去理解才能获得最中肯、最贴切的感受,不仅如此,各项电影技术只有在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