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运动有很大的关系,但科学家们尚无法 证实两者之间一定有关联性。
生物学家斯文森则认为,动物在白天活动时,将与该种族生存息息相关的行动信息暂时 储存于海马体中,到了晚上做梦时再加以反应,做较长时间的记忆。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断言做梦会使记忆变好。日本东邦大学的名誉教授鸟居镇夫指出 ,IQ140以上的天才儿童及婴儿的快波睡眠都很长,但是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短,这也 代表其和该年龄的脑部发育有很密切的关系。
但是某个例子亦显示,一个已经完全没有快波睡眠的律师,记忆力却全然不受影响。因 此也有人认为,梦和记忆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密切。不过,记忆素材是梦形成的原因之一应该 是不争的事实。据悉,学习新事物或者体验新环境也会使快波睡眠加长,发生相关梦境的几 率也会上升。
总而言之,不要一意贪睡,惟有随时向新事物挑战再加上良好的睡眠,对记忆力的增进 才有效果。
围棋或象棋高手总能瞬间就想出对策,或是该怎么下新棋才好,这是因为他们可以将新 下的棋路和本身已经具备的相关丰富知识与信息做弹性对照的原因。
一项调查显示,一些专攻心理学的学生们在被问到“请举出有名的心理学者,名字以P 开头者”和“请举出名字以P开头的心理学者”时,其反应的时间并没有多大差异。可是, 对这门知识下过苦功的学生回答前者的问题反应却较快。这大概是因为“有名的心理学者” 已经在他的脑海形成了某种形象,现在只要跟这个形象对照就可以了,但是一般的初学者却 必须先找出所有“名字以P开头的心理学者”,再和“有名的心理学家”做一一对照才行, 因此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
在本章“记忆的内容”一节中我们知道了陈述性记忆可以分为插曲记忆与意义记忆两种 。其实,这两种记忆都被收藏于“知识”这个记忆储存库里。插曲记忆是个人的体验,不能 与他人共享,但意义记忆却是从插曲记忆中衍生出来,进而发展成一般化的、概念化的知识 。
譬如,我们都知道松树和樱花树都是“树”。那是因为“我家庭院的樱花树”或“某某 堤坝上的樱花树”之类的插曲记忆被一般化,于是“树”这个概念就慢慢浮现出来的结果。
至于“意义记忆”中的信息则比与“插曲记忆”相关的信息更容易被汇整成形储存于头 脑当中。因此,就算你没有办法立刻回答“一个星期前的晚餐你都吃了些什么?”(插曲记 忆)的问题,也能很快答出“晚餐的代表性食物是什么?”(意义记忆)的问题。
超级记忆力训练法 第一部分(8)
那么,当你在阅读本书时,文章的意义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被记忆下来的呢?文章是文 句的集合体,而文句又是单字的集合体,因此我们可以说,文章的意义记忆被这些要素所统 合,表现出阶段式的构造。
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复杂。譬如,“钢琴师把手指头放在键上”这个文句的“键”是 指“键盘”,一般人不会多做他想。或者,你到一家常去的咖啡店,即使什么都不说,服务 生还是会给你送来你经常点的咖啡。文章也是一样,我们很容易通过文章的前后关系或因果 关系、脉络,或者过去的行为模式掌握其意义。
我们的脑袋里不但有单字层级的意义网络,还有将文法、经验或过去的反应等集合成体 制化的计划。
假设我们要重组以下顺序凌乱的文句,使其成为一篇顺畅的文章。
a�因此便到超级市场去了。
b�吃火锅的配料丰富极了。
c�最后买了羊肉、葱、米粉等。
d�今天傍晚,好久不见的侄子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