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形成来看,秦国一直处在对戎斗争的第一线。因为戎族的强大,为更有利地对付这一外患周王朝迫切地需要一个强大的诸侯国秦,如秦过于弱小,则并不足以与戎相抗衡,显然这并不符合周王朝的利益。秦在与戎族的相抗衡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也有落下风之时,但是总能得到当时的周王朝一定程度的扶持,因为秦国的存在是周王朝得以存在的一道天然屏障。正是因此秦国才能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为一个西方大国。
三、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使秦由弱小而走向空前强大的一次关键布局。关于商鞅变法人们谈论得也很多。我想提出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看法。我认为秦国之商鞅变法何以最彻底实是因为秦国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穷则思变;也因为秦国文化之落后,倒是能较之其他国家更能持久地坚持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毫不动摇。春秋战国之改革未必需要人民有多高的文化素质,更需要的倒是一贯的服从,即使是盲从。
商鞅变法处于这样的一种历史背景:秦孝公立位之初,秦国仍然是一个被中原各诸侯国长期边缘化的国家被视为“戎狄”, 中原各诸侯国会盟一般不邀请秦国参加。在秦的内部也是篡弑不止,动荡不安,以至于国力衰微,不复秦穆公时
之余威,甚至于秦穆公时所占领的河西之地,也被新兴之国魏国夺了回去。此时的秦国,既无国际威望,也无东进之实力,只能龟缩在河山以西,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勉强自保。
为使秦国能兴盛强大,为使秦国能重振秦穆公时之雄风,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颁布求贤令如下:“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一个国家总有一种不可遏抑的惰性,不到山穷水尽万不得以之时是不会轻言变法的,商鞅变法如此,王安石变法如此,近代之戊戌变法如此,甚至日本之民治维新也是如此。因此相对的弱势更能激励秦人变法图强积极进取。秦孝公所以不惜“与之分土”而待能“出奇计强秦者”,正是因为有切肤之痛。
秦国因一直处在对戎斗争的第一线,长期与戎相互融合,与中原各国相比其实是很有一股夷狄之气的,在文化上也处于一种落后状态。这种较为落后的文化状态却成为了秦国变法图强的一种天然优势,使得秦国之商鞅变法与其他诸侯国之变法相比更为激烈,也更为彻底。在此试以魏之变法作比较。
一般地来说新兴之国总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显示出一种全新的气象,郑庄公时期之郑国是如此,魏文侯时期之魏国也是如此。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北灭中山国(今河北西部平山、灵寿一带),西取秦西河(今黄河与洛水间)之地,遂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魏文侯任用李悝主持魏国的变法工作和法制建设,影响了中国政治两千年。后来的楚国吴起变法及秦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魏文侯拜子夏为师,把儒的地位提到了从来未有的高度,达到了收取士人心的政治目的,是后世帝王尊儒笼络知识阶级的始作俑者。魏文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策略,为后世的帝王所推崇,魏文侯的施政经验是中华帝国的一个经典样本。魏文侯任用吴起担任攻击秦国的主将尽取秦西河之地,使得秦国几乎要亡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魏文侯在世时魏国变法所取得的成效更甚于商鞅在世时之秦国变法。政治上秦国变法除了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