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部分 (3 / 4)

拣来的或用很便宜的钱买来的,很多孩子都走不动,被残害的。我们就把她们怎么被卖,怎么被迫接客再现出来,她们哪会演真人啊,我就帮助她们回忆再演过去和现在解放,怎么高兴怎么欢乐。这是1950年的春天。

1951年抗美援朝,那时我带着演员剧团的人到朝鲜,不是慰问是体验生活。带了一个放映机,带了十几个演员,到38军,到平壤,到军民委员会,到他们的孤儿院去。去了两个多月,时间抓得非常紧,工作内容非常充实。

回来以后我就接手《龙须沟》,这是1952年。到1953年就是我们总结提高自己的表演,我们成立了演员剧团,全国的第一个电影演员剧团,就是田方同志组织成立的,那时就以我和姚向黎的表演作总结材料,学习斯坦尼的方法。我们那个时间的方法还是对的,我们一方面总结过去,一方面帮助年轻人排戏,我们就到农村去,到黄土岗公社的生产队去生活,拍什么《妇女代表》、《赵小兰》。就是和国统区没有拍过工农兵戏的同志们深入生活。

回来以后正赶上戏剧学院来了苏联专家了,我们就投考表演训练班,正式学了两年,从1954年到1956年。我认为我是把自己的表演进行了一下归纳,进行了一下总结,摸索到表演的技巧和规律。我们以前演戏没有学过表演的ABC,例如我的目的是什么?我的表面的目的、内心的目的是什么?我怎样跟你想说话但又不说?过去都做过了但是都没有总结这些东西。

当时我们这些老同志学习心迫切,一点也没有满足,感觉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确实是虚心求教。考试,还有背很长很长的诗朗诵,我们在延安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叫你做小品那你也就要做吧,就是说要努力去学习,那两年的学习还是很有好处的。在毕业的时候演一个小市民,高尔基的。那个影响还是很大的,那个角色很难演,高尔基的戏是很不容易吸引人的。但就是我们这样一个话剧吸引了很多的观众来看,那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高尔基的作品比较深,它没有那种表面的戏剧性,不像莎士比亚的故事都是外露的。我们那个戏还获得了好评,据说因为这个我们评级还给我长了一级,因为我当时没在北影,他们看了以后给我长了一级我还不知道。

后来我在实验话剧院还是做了很长的工作,我们帮助建院,后来我感到演话剧的人挺多的,做演员老得等着,自己演了别人就不能演了,老同志总演,年轻的同志就演不上了了。这期间张水华请我去演《林家铺子》,当时是因为舒秀文病了不能演,他求我让我去我就去了,那次合作也还是很好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领导对我说:你去演一个戏吧(2)

以后我想还是得演,我看了一本小说《我的一家》,就跟田方说这小说太好了,这一个女人从16岁一直到她老,这一家子都是前仆后继。田方说那水华他们在搞,那时我还没有回到北影来就给水华打电话,。我说我听说你在拍《我的一家》,他说没有,是别人在拍。他说怎么这个好吗?我说好。我说你跟那个导演讲如果他没有找到那个妈妈,我自告奋勇,毛遂自荐。他说:“好呀!”后来张水华看了回忆录,决定自己来拍。厂里就把这个剧本给他了。结果他就把我找去了,就让我演这个《革命家庭》一片中的妈妈。在这里头,我觉得是因为我自己对这个革命人物,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因为我在延安上过很多党建课了,对革命的这些斗争感情是很深的。所以首先对剧里的人物感情很深,对这个人物理解得比较透。水华同志对这个人物就提出一个“变”字,就是说她成长的转变。那么我们就抓住这个“变”字,她本来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小女孩,什么都不懂,但由于对丈夫的爱、对革命的爱、对丈夫正义事业的理解,自己支持他,一直到她死也不能让孩子离开革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