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部分 (2 / 4)

作为立誓的证明,范延光还将获得一张由他亲笔签名的免死铁券。

话说到这份上,连范延光都觉得再不立即投降就有点不够意思了,于是派使节前往大梁呈送降表,石敬瑭收到降表,立即下令杨光远撤军,范延光也撤除了魏州的防御。紧接着,石敬瑭正式派使者抵达魏州,宣布诏书,任命范延光为天平节度使,任命书随附上免死铁券,范延光手下的心腹将领全部免罪,继续担任刺史、防御使、团练使等要职,只是不能再跟着范延光到天平战区就任。原天雄军的部队士兵也全部免罪,被收编为皇家侍卫军。到目前为止,反叛者范延光一切如意,惹了大乱子,闹了大动静,一点处分没受,反而易地为官,还得了一张理论上永保不死的金牌。反观石敬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平叛不说,还赔上两个儿子的性命,确实有够委屈。当然,范延光的好运气也有到头的一天,那是后话了。

第二十二章 叛乱四起(二)

石敬瑭对叛将所展现出的好脾气并未带来好效果,这可想而知,从范延光的实例可以看出,反叛的成本是相当低的,成功了,皇帝由你做,不成功也不会成仁,换个地方当官罢了。由于前景是如此的美不胜收,不权怀有异心的豪强们跃跃欲试要跟进造反,就连原本没想造反的地方诸侯也觉可以赌一把运气,反正也没什么损失。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和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是早就有异心的两个地方豪强,有了范延光这位勇敢的先驱者,“双安”也都造反了。

安重荣原为后唐振武巡边指挥使,石敬瑭进洛阳后,安重荣带了一千多个骑兵前去投靠,属于第一批拥立石敬瑭的地方豪强。石敬瑭当了皇帝之后,论功行赏,封他为成德军节度使,但安重荣与石敬瑭并不是一条心,他只想通过拥立之功,获取得到节度使高位的捷径。安重荣在成德节度使任内专心经营自己的地盘,当他觉得翅膀硬起来后,就常常公开表示对石敬瑭的不满,尤其对石敬瑭精心事奉契丹的谦卑态度表示强烈反对。

安重荣常说:以中国之尊去侍奉夷狄异族,搜刮生活已很穷困的百姓,去填补契丹人贪得无厌的欲望,这是我们永远的耻辱!安重荣不仅言语上反辽,行动上也做到言行一致,他公开收容在辽国受到契丹人压迫而逃出来的吐谷浑等其他少数民族部落,将这些人安置在辖区内,将他们的武装纳入自己的军队。每当有辽国使者经过他的防区时,安重荣总是态度傲慢地大骂他们,从不以礼相待,甚至还杀了他们,抢占了他们的财物。

安重荣的高调表现使得他在后晋王朝成为一个异类人物,辽国对他的特立独行相当恼怒,派人前去责问石敬瑭,要求归还使者,惩治凶手。石敬瑭对辽国人百般赔礼道歉,好话说尽,但对手握重兵的安重荣却无可奈何,不敢向他问罪。安重荣照样我行我素,甚至给石敬瑭上奏折,批评石敬瑭对契丹的态度太软弱,劝他攻打契丹,收复失地。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到安重荣时常发表一些令中原人民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他更大肆抨击石敬瑭对契丹人献媚,俨然一付深明大义的民族愤青模样,并有进一步成为民族英雄的可能。

然而这一切全都是表相,不过是安重荣的精心伪装,他大打民族悲情牌,大声疾呼要对辽国说不的爱国主义姿态只不过是一张巨大的幌子,他的真正目的有二,一是扩充实力,他树起民族大义的大旗,吸引不明真相的,深受辽国压迫各族群众都来投奔他,给他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充足兵源,成德军实力猛增。二是测试石敬瑭的反应,打击石敬瑭的地位。他三番五次违背后晋的国策,与石敬瑭对着干,让石敬瑭在辽国人面前丢面子、装孙子,石敬瑭却连一名重话也不敢跟他提。测试的结果表明石敬瑭着实软弱可欺,是个软蛋,而辽国也对石敬瑭的执政能力表示怀疑,这样无能的皇帝当然应该被推翻。安重荣的策略很成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