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阂沧钪丈硎滓齑Γ�够嵊涝对夂笕说耐俾睢�
第二十八章 横行青海夜带刀(1)
“国不可一日无主,军不可一日无帅”。高仙芝被处死后,由李承光代理统领军队。但李承光无论是从能力还是威望上,都不足以承担“副元帅”这职务。并且由于主将被冤杀,大唐的士气无疑降到了最低。
当务之急,是重新寻找一位能稳定军心的“副元帅”。哥舒翰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从“副元帅”要求的条件来看,首先必须是长年带兵打仗的将军,其次必须有一定的威望,所以只能从当时重镇节度使中选。
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被杀,曾经的常胜将军高仙芝被杀,平卢、河东、范阳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是叛乱头子,原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堂兄,现任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刚刚上任,从威望上还差了一些,北庭、剑南、岭南等节度使影响力不足,所以时任河西、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成了最佳也是唯一的人选。
玄宗这次把“正元帅”的位子给了太子李亨,哥舒翰为“副元帅”,统领河、陇、朔方、奴刺等十二部兵二十万守潼关。
哥舒翰之所以为后人所熟知,更主要是因为西鄙人的一首诗:“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首诗因为被蘅塘退士收入到《唐诗三百首》中,而被广为众人知。哥舒翰本人的故事也就像这首诗一样充满了传奇。
人们一旦提起大器晚成,往往最先想到的是“三字经”里面,“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苏询在二十七岁时才发愤读书,最终仍能大有作为。
和苏询比起来,哥舒翰这大器还要更加晚成,是“四十余,始发愤”。
哥舒翰为人重义气、好打抱不平,仗着家里有些钱财,整天在长安喝酒玩乐,整个一颓废的古惑仔。哥舒翰少年一直生活在安西,到了长安这大城市中,当然整天玩的乐不思蜀。甚至到四十多岁时,还是一事无成。
不过哥舒翰玩得实在是太疯狂,连父亲死了也不回家看看。就算是不太注重礼教的少数民族(突厥),也不应该如此吧,难道他和父亲有些不可调解的矛盾?
不管怎么说,哥舒翰的这种不孝的行为令很多人反感,遭到了长安尉不礼遇的对待。哥舒翰是个心眼比较小的人,受侮辱后,当即“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
从此读《左氏春秋》、《汉书》等书,兼之作战勇猛,还肯仗义疏财,所以在军中开始崭露头角。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哥舒翰非常庆幸他遇到了他的伯乐:时任河西节度使的大唐名将王忠嗣。王忠嗣发现哥舒翰作战勇猛且有谋略,极力提拔,先是将他命为衙将,继为大斗军副使。
一次羞辱,竟然催生出一名大将军来,估计也出乎长安尉的意料。
当时哥舒翰主要服役于河西节度和陇右节度。河西节度的任务就是断隔吐蕃、突厥的交往,陇右节度的最要任务是抵御一直蠢蠢欲动的吐蕃,而哥舒翰就是吐蕃的克星。
玄宗时期吐蕃极为强盛,和大唐对垒之中并不落下风。每年的麦熟时节,吐蕃就率部众到积石军(今青海贵德)那里去抢,还把积石军地称为“吐蕃麦庄”。吐蕃如此猖狂,当地唐军竟然不敢阻挡。
(依我看,这积石军简直就是吐蕃的内应,每年无偿供给敌人粮食,军使可以直接拉过来杀头。)
只到哥舒翰来到之后,这种令唐军屈辱的状况才得以杜绝。 。。
第二十八章 横行青海夜带刀(2)
哥舒翰被任命为陇西节度副使后,听说“吐蕃麦庄”的事后,大为恼怒,准备给吐蕃军一次痛击。
哥舒翰采用的是千年来最普通也是最有效的伏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