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未来的成长模式就已经被勾勒出来:聪明漂亮、品行高尚、博学等等。她的母亲不仅制定和实施了使自己的女儿朝着理想模式发展的计划,而且时时刻刻提防小怡身上出现任何微小的毛病,一旦孩子有了过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有一次妈妈带5岁的小怡去一个朋友家玩,回来后,发现小怡把朋友孩子的一件贵重的玩具带回了自己家,而且说是人家送给她的。几天后,朋友打来电话说:“家里的一件玩具不见了,那是远在美国的孩子的父亲托人带来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是孩子最心爱的东西,因为找不到玩具,孩子几天来情绪低落,问问你家小怡那天玩完了是不是放在什么地方了?”
小怡的妈妈放下电话,怒气冲冲地指责道:“你为什么偷人家的东西!这太丢人了,你让我怎么跟人家交代!”接下来,伴随着爸爸、妈妈的责骂,小怡被罚跪了两个小时,膝盖跪得青紫。
小怡的妈妈在跟我讲述这件事的时候,泪如雨下,她说:“为了在小怡身上培养出诚实的品质,从两岁时就给她讲‘狼来了’的故事,我和她父亲都是严格自律的人,为什么她会撒谎骗人,更可气的是她还偷人家的东西,让我在朋友面前简直无地自容!我以为这么严厉地惩罚,会让她接受教训,可是我发现她身上的毛病越来越多,我给她规定学英语的时间,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玩玩具,有时还顶撞我。”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孩子有过失时自己有责任管教,以避免以后再犯,但却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天生有自尊心,他们正在努力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和辨别对错的能力,而且他们在这方面的进步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父母除了尽管教之责外,还有责任保护孩子稚弱的自尊心,相信并肯定他们在是非观念方面的进步,容许他们有尝试和自我调整的空间,有更正的余地。宽容的父母才会培养出自尊、自觉、自律的孩子。
孩子有了过错,一旦意识到孩子自己也在自责、感到羞愧就可以免于惩罚了,对于过于自责的孩子还应该给予安慰,但过错的结果和责任一定要孩子自己来承担。
比如小怡拿玩具的事件,她的妈妈可以这样处理:你很喜欢那件玩具,但它是别人的,不经过主人的同意就拿回自己家是不对的,也许你忘了还给人家,现在妈妈陪你去把它还给人家,并向人家道歉,好吗?
那些对于孩子严厉管教,事无巨细地妄加责难的父母们自己设想一下:假如你在收拾房间时,打破了家里值钱的瓷器,家里人大加责备,你的父母盛怒之中对你拳脚相加,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动机和结果不一定是统一的,每个人都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而孩子常常是“无心办坏事”。
人多数时候做了错事,自己很快就能意识到,无须他人的指责就能体会到内疚、自责,也无须他人的批评、指正,也许自己已意识到错在哪里。有时候,明明做错了事情,别人责怪时却设法为自己辩解,若是他人批评过重,还要鲁莽顶撞、出口伤人,这是人的自我防御机制在作怪。
自我保护是一种本能,人生来不仅会尽力保护自己的躯体不受伤害,而且会保护自己的心灵同样不受侵犯。每个人的自尊心都有一个范畴,心灵都有一道防线,他人的言行若侵犯了这个“领地”,自然就会产生自卫的反应。只是不同的人敏感程度不同。
4~5岁(7)
孩子毕竟是孩子,严厉、苛刻的管教或是使孩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或是过度逆反。
你们爱我吗
爱有很多表达方式,每天拥抱必不可少。
把爱藏在心中,把希望和要求挂在嘴上是我们对待孩子的常有做法。我们会经常跟孩子说“芊芊,你不要这样!”,“皮皮,你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