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部分 (3 / 5)

子送到小班的教室。孩子紧紧地拉着我们的手,担心我们离去,我们要走时,孩子眼睛含着泪,反复说:“妈妈早点儿接我。”我强忍着泪水,匆忙走开。整整一天,脑子里都是在教室门口分别时的情形,有时还会想像孩子在幼儿园如何受了委屈,而且总是往最糟糕的方面去想,诸如孩子尿湿了裤子没人管,孩子喝不到水那种焦虑,那种心神不安,至今记忆犹新。中午,丈夫打电话给我,问我吃饭了吗,心情如何,还说,不要多想,没事的。我听出了他对我的关照、理解,也听出了他同样不安的心情。

3~4岁(2)

孩子初上幼儿园,前几天可能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哭闹得不十分明显。新鲜劲儿一过去,大麻烦就来了。孩子入园大概三四天之后到一两个星期左右,是哭闹反抗得最厉害的时期。有的孩子死活不去幼儿园,一到幼儿园门口就拼命哭喊,父母若强行离开,孩子一整天都哭哭啼啼,甚至不吃不喝,不和小朋友玩。

一遇到这种情况,有经验的老师或园长会告诉家长:“一定要坚持送,不能间断,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家里有老人的心疼孩子,就鼓励年轻的父母打退堂鼓:“别送了,孩子多受罪,我们再看两三年不就大了,直接上学前班,以前的孩子很多不上幼儿园,不也挺好吗。”

是继续送还是不送呢?父母开始矛盾。我的意见是:

开始时,分离的痛苦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是必然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度过(不同的孩子适应期长短不同,有的几个星期,有的持续一两个月,甚至更长),如果我们坚定了要让孩子在幼儿园度过他的学前期,就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同孩子一起度过难关。

过去家里可以有几个孩子,他们不缺少玩伴,可以相互陪伴照应,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只有在幼儿园里才会获得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主要出于这样的原因,我认为孩子有必要去幼儿园。但是我也不同意以强硬的手段让孩子去适应全新的生活,有些所谓的适应,近乎残忍,无奈,自暴自弃,那是因多次反抗无效而不得不放弃或逃避的表现。可以考虑让孩子逐步适应的做法。比如,开始只上半天,或隔一天上一次,每周有一半时间接回来待在家里,根据孩子的适应程度逐渐增加时间。其中的道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能一步跨上一个高度,你就在他的原有高度和新的高度之间架一个梯子,让他一步步地登上去,逐步达到目标,让孩子在能承受的状态下不断进步,不是很好吗?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两条同样强壮、活跃的狗分别关进两个笼子里,其中一个笼子没有任何出口,另一个笼子却设有一个机关,一旦触动机关,笼门就会自动打开。两个笼子都可以通电,狗在里边会遭到电击,那是很痛苦的事情。狗被关进笼子后,每天定时给笼子通电,开始时,两条狗的反应是相同的,都是胡乱冲撞,企图逃脱。关在第一个笼子里的狗无论如何努力,根本无法逃脱:关在第二个笼子里的狗在冲撞中偶尔碰到了机关,恰巧笼门打开,逃了出去,经过多次尝试,学会了逃离的方法。此后,再反复给笼子通电时,两条狗的反应开始出现差异,无论如何也无法逃脱电击痛苦的狗,不再积极争取回避,而是缩在笼子的一角,表情痛苦、沮丧、无奈;另一只狗则一直保持积极的状态,主动逃避。后来,两只狗离开了笼子,但它们仍有明显的差异,一只同样强壮、活跃,另一只则瘦弱、沮丧。

这个实验叫做“习得性自暴自弃”,有人以此来推及人对环境的适应。适应有消极和积极两种不同的方式,消极的适应对所处环境中不如意的方面近乎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忍耐,甚至是自我放弃、自我否定;积极的适应是接受新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学习新事物,并主动寻求改善自身处境的方法。孩子生活环境的改变要求父母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