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部分 (1 / 4)

仍是想谈点沉重的。关于悲悯的旅行,静下心来想一想,实际上这类题材的电影还有不少,而且还都是大师所涉及。一个烂仔般的导演是不敢涉足其间的,首先是内容不讨好,再有一个就是如果没有相当的功力,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是表达不出真正的故乡意义的。

对于很多关于故乡之旅的电影,我更愿意将其看作是一次悲悯的人生之旅,看作是一场心灵的真正荡涤。除了我在上篇文章所涉及的电影之外,杰出的还有希腊大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尤里西斯的凝视》。这部电影我是两年前看的,电影的基调晦暗而沉闷。给我印象至深的是电影画面始终用中长镜头来拍摄,无比宁静,也使主观与客观场景始终保持着无以解说的距离。电影的场景始终在雾中,有种宁静得几近于死寂的氛围,对话和语言变得可有可无。安哲罗普洛斯就是以这样的电影语言来述说自己心中的悲伤和怜悯。“尤里西斯”的典故来自希腊神话,在特洛伊战争之后,尤里西斯的回家之旅异常艰难,好像是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吧。安哲罗普洛斯就是借用此名暗喻生命之旅的艰难和广阔。从剧情来说,这部电影本身并不复杂,反映的是一个希腊导演A在电影诞生100周年时深入战乱中的南斯拉夫去寻找自己国家的第一部电影,伴随的景象是爱琴海、雨、雪、孩子、老人、诗歌、远行、回归……这样的情景,就像游历在时间的河流中,无助而漫长。这种寻找实际上是一种寻根情结,在一种寻找中让自己的命运连同人类的命运不再迷失。

另一部引起我巨大感伤的归乡电影是《暴雨将至》。确切地说,我是1995年看到这部电影的,当时我决然以20元将这部电影的录像带买下,一直珍藏至今。这是马其顿导演米柯·曼彻夫斯基的第一部长片,曾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它由曼彻夫斯基回故乡缘起,讲述在南斯拉夫战乱与分裂中所目睹的四个故事,这四个故事循环结构,紧密相连,涉及杀戮、抉择、寻找和忏悔。曼彻夫斯基全力表现的是一种极端的忧患意识,他就像是站在苍穹之下,目睹着人类在一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下互相厮杀,然后“暴雨将至”,共同走向毁灭。这样对吾土吾民的感伤是痛苦的,更是悲悯的;是一个巨大的设问,更是一声振聋发聩的钟声。

这样的电影无疑是有巨大震撼力的,它让人肃然起敬,让人沉思瞑然,因为它涉及的是人类最根本的问题,就像一把刀,在人类心尖上深深地扎进去。这样的导演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娱乐制作者,他已成为一个思想家,一个思考着人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一个哲人。当电影的意义已上升到以它相对完美的艺术形式全力表现人类生存的巨大主题时,这时候的电影让人敬畏无比,我觉得导演就像是上帝一样,他在创造着场景,创造着主角和配角,然后安排着他们的生活,平静地目睹着他们痛苦,目睹他们走向死亡和毁灭……这样的方式,我的天!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些导演对于自己的吾土吾民,有着这样悲悯的情怀呢?也许,是爱之越深,也就悲之越切吧。就如陈凯歌所说的:大师应该是这样的,他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自己的文化,并且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尖锐的批评态度与批判精神。因为他是从那种文化中来的,他受到那种文化的滋润,去肯定一种文化的长处不难,但发现这种文化的短处,就很容易受到围攻。作为一个大师,首先是要能够承载、消融,代表你自己的文化,并且你对于你已习惯的文化永远有一双怀疑的眼睛。

艺术和情怀当然是相通的,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在他的笔下,同样流淌着对于吾土吾民的悲悯,这缘于一种非常痛苦的思考,也缘于一种勇敢的反叛。

。。

沉郁的忧伤

最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问我:你写明亮的悲伤,我懂了。还有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