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部分 (3 / 4)

极的营造者。中产阶层对保龄球的热衷与舍弃就是一个极为形象的例子。

“以前还常去打保龄,现在很少去了。可能是一阵风吧,有一阵子,大家都去,现在不去了。有时不上班的时候常常打一打网球,就在天河体育中心里的场子,这个有时很贵的,一小时要几十块钱。我自己也是刚刚学的。现在还比较有兴趣,有时间,就会约上几个同事一起去。”“以前是保龄,现在不了,现在主要是羽毛球。大概是1998、1999年的时候,保龄球很热,大家都会去,现在都不太去了。”

前段话出自广州的一名中产男士G7,后面一段则出自深圳的女教师Z11。二人对保龄球的追随与舍弃如出一辙,自然令我们深思。

4�自由型休闲

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反思性监控,中产阶层结构群体才能逐步确立意义的合法性边界,追求真正意义的休闲。北京的B8女士否定了为休闲而休闲的形式主义,强调真心热爱休闲的态度:“我认识的一些人就是一大早,六点钟就去(打球),然后十点钟到办公室,好像还挺忙。(还有的人)像休个假,出去十天半月的,我觉得那不叫休闲,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它特别难说。我觉得就是个态度问题。得是我喜欢做的事,不是说工作特别累,调剂一下。我过去在报社,有人就是下班以后到CBD的草地上走走,二十分钟,我说你还不够吸那废气的。周末是不能打高尔夫的,人特多,就跟塞车一样。本来三个小时就可以打完的,得五六个小时,这很烦的,因为它本身的运动量就不大,你就坐在那儿等,这很烦的。所以周末是没办法打球的。”对B8女士来说,这种“不是调剂,是我喜欢做的事”才算得上真正的休闲。G10也从看似自讨苦吃的个性化旅游中体验到了这种自由:“一般情况下,我每年差不多至少会去两次,远的地方至少一次。我不会跟团旅游的,跟团去没意思,去什么地方,呆多长时间都是固定的,没有一点自由。只是给人一个感觉自己去过什么地方,其实基本没有达到旅游的效果。我认为旅游是给人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方式,同时也给一个人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机会,可以让人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风俗文化,让你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真正的了解与反省。所以我一般都约上朋友一起去的。我们跟别人不一样,去的时候要准备好多东西,比如摄影器材、吃的东西、还有住的简单帐篷等等。这样下来往往花费很大,而且很辛苦。但我们自己喜欢,也就不觉得了,这是自己选择的,我喜欢这种感觉。”

。 想看书来

中产阶层的休闲特征(3)

消费与休闲

作为西方中产阶层生活方式定位基础的消费在中国中产阶层休闲生活当中意义如何,自然也是我们关注的核心。如前所述,电话调查结果表明,休闲消费高是中国中产阶层闲暇生活的重要特征,那么,这种高消费所蕴含的具体意义就有待于我们的考证。

1�财富与自由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当今中国的中产阶层来说,配置性资源的积累与改变是影响中产阶层成员们休闲行动与定位实践的重要因素,消费能力也因此成为中产阶层身份认同当中基础性的条件。Z11来自外地,近年来家庭收入增长很快,她深深感受到消费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闲暇生活质量的变化:“我们现在的消费,业余的生活会比较丰富多彩一些。一大群朋友一块出去,到海边啦,或者组织一些爬山活动啦。有时还会去看电影,去玩,不会像以前那样单调。现在追求的更多的是质量。有时还会有个人的享受,要求舒适了等等。”

私家车对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来说或许只是普通交通工具的概念,可对中国那些刚刚步入或者渴望步入中产阶层阵营的人们来说,它更是一道门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