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卦传
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将六十四卦重新编为三十二对“错综卦”,旨在阐发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因素中体现的变化规律。
八卦结构折叠
在《乾坤谱》中,周易八卦的立体结构如图:
乾:x=1,y=1,z=1
巽:x=1。y=1,z=0
离:x=1,y=0。z=1
兑:x=0,y=1,z=1
震:x=0,y=0,z=1
坎:x=0,y=1,z=0
艮:x=1,y=0,z=0
坤:x=0。y=0,z=0
思想原理折叠
在《简易道德经》里。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化无不果的意思。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周易的周字并非周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简易
道德经》里的这个完美的“周”字。无疑周易的周字,替代了简易的简字。大自然万物的变化,是易的根本现象。恒之无休而无不果,说明了易,就是物的变化而成事,物每一点变化都有一定的结果,这就是易象。“简之周”和“周之易”说明了周是简的,易是周的。以父子的排列方式,就是成了:“简周易”。“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说明了“简易图”是判断推理的一种测探工具。
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认为:《易传》是孔子定制的宇宙模型(“易与天地准”)。它以乾坤运动来描摹宇宙运行的节律,进而揭示了宇宙开合启闭的运行机制(“乾坤,易之门野”,“易之不见,乾坤或几乎息矣”)。还指出:由八卦到六十四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八卦、六十四卦衍生原理是:八索(男三索、女三索,乾索坤,坤索乾)、八进制的阳四宫、阴四宫组合叫画卦;二进制叫衍(演)卦。
除此之外,《童子问易》还掀起了《易经》的盖头,用专家的话说是“真知灼见层出不穷”。比如:
1。发现了舜帝“重卦”,并创立了“五圣同揆说”、“易宗说”。圣人所“揆”不是如王夫之笼统所言的“天人之理”,而是“阴阳、三才观。”易宗是“乾坤一元,阴阳相倚,终始兴替;三才印心,德道同形,数理比翼。”
2。《易经》六十四卦不是什么“上经讲天道、下经讲人事”。认为六十卦都是在讲天道、人事相会通的道理。只不过是《大。小象传》上经用的八经卦“乾坤物象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解易,下经是用的是“乾坤父母说”(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次男、次女)解易而已。
3。认为“天地之心”不是什么“道心”,而是“德心”。因为孔子观易主要“观其德义”。天有“天德”、地有“厚载之德”。主张要“与天地合其德”。
4。阴阳不是气,提出“阴阳以‘力’为本”的命题。
5。发现“形”也是“道”,指出“以形判道”是《易传》的重要特点,进而提出“德道同形”课题。所谓德道,就个体而言,是弘扬仁、义、礼、智、圣之道;对社会而言,是奉行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和平、合作之道。
6。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个“万有定律”。亦可云:一柔一刚之谓道、一仁一义之谓道、一雄一雌之谓道等等。
7。认为《易传》是宇宙的摹本,它描述的是宇宙的运行机制,所以能弥纶天地之道,成为“成为大道之源”。
8。发现“内圣外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