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部分 (4 / 5)

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就是麦道夫事件。美国人现在开玩笑说,2008年,美国出了两大名人,第一名是奥巴马,第二名就是麦道夫。麦道夫事件给我们的启示不在于他一个人赤手空拳就骗了700亿美元,也不是说他用的是最简单的骗术,而是他所有的投资者都是大投资者。我们证监会为什么要存在,因为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因为中小投资者是“unsophisticated investors”,即不够成熟的投资者,而麦道夫的投资者是谁呢?瑞士银行、国际奥委会的基金会等,这些大投资者,这样的金融机构竟然会相信有一个基金能够每个月回报1%,每年回报10%,长达20年,怎么解释呢?只能是利令智昏了。更加令人震惊的是,据说他的一些投资者承认,当初之所以愿意把钱投给麦道夫,是因为他们相信麦道夫能够从事内幕交易。而我们知道,内幕交易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是非常严重的犯罪,最近两次因为内幕交易获罪的是安然和世通的董事长,他们分别被判了24年和25年。而现在,麦道夫面临的刑期是150年,而他今年已经70岁了,没希望出来了。

为什么这种集体参与的社会事件那么难于自我纠偏呢?2008年11月,我去华尔街访问,我把一些从事CDO、CDS 产品交易的中国人请过来一起聊,我问过他们,一个不到2万亿美元的次级债券市场,为它担保的市场CDS 规模达了62~68万亿美元,你们没有觉得很危险吗?高盛的一个交易员跟我说,他2008年2月的时候就觉得不行了,就出来了,但是3月又回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其他人都在里面。所以我们说,这种事情有一点像带火的列车下山,只有撞在南墙上才能够停下来。

海面下的三座冰山(1)

次贷危机是不是一个偶然事件?金融危机刚发生时,有一个记者问我怎么看,我说华尔街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悄悄地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使之走上了不归之路,次贷危机实际上是偶然当中的必然。我把它称为海面下的三座冰山,而次贷只是海面上的一块浮冰。

第一座冰山我把它称为“投行模式激进转型”。投行是做什么的?传统的投行是提供服务,收取佣金,最典型的是IPO。比如说福特搞了50年,高盛来了,说我帮你IPO 吧。结果高盛就拿走了7%,福特的工人很生气,你们这些资本家帮我上市一下就拿走了7%。但是华尔街说我觉得还不够。因为我早知道你要上市了,去年我就可以战略入股了,这样的话,我就可以直接翻10倍,所以从投行衍生到了PE,也许本来就应该是投行的一个发展方向。

过去几年PE 在美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以至于有一年高盛的盈利中有85%是来自于PE 投资的。这虽然严重地违背了它当初坚持业务分散化的原则,却也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转型如果结合上几十倍的杠杆率,就非常危险了。

二级市场发生了同样的事情,投行的自营越做越大,如果结合高杠杆,就几乎要翻船了。投资银行把自己从相对风险比较小、回报也还可以的商业模式,向前推进一步,做得更加极端,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对冲基金。2001年,高盛的前总裁约翰·桑顿到清华来教书时告诉我,高盛已经悄悄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对冲基金,让我非常惊讶,试想如果用冲浪的方式去开航空母舰的话,会怎么样呢?早晚是要翻船的。

在随后的几年中,几大投行都悄悄地把自己变成了对冲基金,大家都在以冲浪的方式开航空母舰。如果说没有次贷的话,会发生什么?很可能会在任何一个地方崩溃,比如说石油期货。2008年曾达到每桶150美元,剑指每桶200美元,后来曾跌到每桶40美元以下,如果说你借了30倍的钱炒石油期货,你赌它要涨到每桶200美元。你想象一下会怎么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