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部分 (3 / 4)

了实际状况?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

我们先来解决后一个问题。美国的官方失业数据由美国劳工部的下属部门劳工统计局负责统计,每个月发布一次。若能对美国每一个处在工作年龄的人都进行调查统计自然再好不过,但是这样做的成本非常高,而且不切实际。事实上,根本没这个必要。美国劳工统计局每月会对6万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这6万户家庭来自于美国各州,通过运用一系列复杂的统计技术以及美国劳工统计局对于失业的定义,最后得到的结果将会与美国全民普查的结果非常接近。这些抽样家庭将会回答他们在“参考周”(即每个月包含12号的那一周)的一些情况。

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就业情况分为4类,每一个人根据自己在参考周的具体情况都可以在这4个类别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类,为了更好地了解整个统计过程,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4个类别:

第一类?16周岁及以下和公共机构人口:这一类包括小于16周岁的公民、现役军人,以及公共机构(如监狱、精神病院等)收管人口。美国劳工统计局至少在统计失业率这个问题上对这类人没有任何兴趣。

第二类?就业人口:这一类指在“参考周”拥有工作的人,包括带薪工作(只拿一小时的工资也算在内),超过15个小时的无薪家庭工作(在家族生意或企业帮忙的亲戚),还包括拥有工作但由于度假、生病、劳资纠纷、天气等各种原因没有在“参考周”工作的人。

第三类?非就业人口:这一类指暂时还没有工作,但是能够参加工作而且在“参考周”之前的4周一直在积极找工作的人。那些刚刚下岗还没有开始找工作的人也计算在内。那些在过去4周里没有积极找工作的人不能计算在内:仅仅是浏览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或是上网搜索工作机会还不足以体现找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填写过应聘信息、寄过个人简历、参加过面试,或是联系朋友或就业中心等具体行动才可以。

第四类?非劳动力人口:这一类指的是那些没有工作并且不愿或不必找工作的人,包括全日制学校的学生、退休人员、全职家庭主妇(夫)、一些不能工作的残疾人,还有那些干脆放弃找工作的人。

“劳动力”是指上述就业人口(第二类)和非就业人口(第三类)数量的总和。失业率就是非就业人口(第三类)占劳动力人口(第二类和第三类)的百分比,注意:16周岁及以下和公共机构人口(第一类)和非劳动力人口(第四类)在失业率的统计中是被忽略的。

现在我们来看最重要的问题,即统计数据是否低估了实际失业情况,大多数经济学家会作出肯定回答。他们之所以认为这个数据过低,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想工作却屡受打击,最终放弃找工作的“心灰意冷工作者”被归到了第四类,而不算在“劳动力”里—这种分类其实没什么道理。另外一个原因是认为兼职也算就业人员,并和那些拥有全职工作的人分在了同一类;美国劳工统计局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兼职人员并不是不想拥有一份全职工作,他们只是找不到工作才暂时屈就一下。在我看来,这种分类也是不合理的。还有另一个原因,有些人从事的是季节工这类短期工作,只不过恰好处在“参考周”内,他们也被认为是“就业人口”,与拥有稳定工作的人归为一类。

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地下经济”的存在,包括非法活动(如贩毒)以及一些合法活动的非法运作(如未缴税的清洁工和保姆)。从事这些活动的人在经济上是属于“就业”的,但是本人或是其家庭(因为很显然的原因)通常只会回答“没有工作”。假如把这类人计算在内,失业率会有所降低。

假如将“心灰意冷工作者”看做“非就业人口”,就会使美国官方失业率统计数据上升,但同时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