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知识分子的情状,最能看出胡兰成的作为。晚明的知识分子是最能骂皇帝的,从心理就瞧不起那些病态的杂碎。我们知道,皇帝是世袭的,你只要坐在龙墩上,哪怕是头猪,或者连猪狗都不如,照样对天下山川大地颐指气使。晚明的皇帝在历史上最不堪,最胡闹,有热爱木工活专心致志做木匠的,有吝啬鬼心态把银子储藏到长毛发霉的,有荒淫无道消极怠工懒得几十年不上朝,躲在深宫玩女人在脂肪上盖章的。这样的情势,晚明的文人很是不满。然而一旦满人叩关,威胁国祚的时候,忠君节烈的因子纷纷从血液里苏醒过来了,知识分子们一个个立时碧血照汗青起来,儒家数千年的灌输在关键处真不是玩假的,那是无数的头颅啊。
甚至在纠纠武夫们纷纷扔掉武器投降输诚之后,一群柔弱的江南文人还宁死不屈。即使清军入关,顺治入住紫禁城后,他们仍像朱耷笔下的秃鹫,以“天地为之一寒”的冷眼远远看着朝廷。当时著名的学者刘宗周住在杭州,自清兵进杭州后便绝食,二十天后死亡。他的门生,另一位著名学者黄宗羲投身于武装抗清行列,失败后回余姚家乡事母著述。 。 想看书来
绕不过的肉身(2)
胡兰成是浙东绍兴府嵊县廿二都下北乡胡村人,李白写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即在嵊县境内,这也是越剧的发源地。但胡兰成是苦寒的农家子,种地养蚕,在丝茶桐油的熏蒸里,知道田园有的是枯涩,生活有的是双手刨食的窘迫。胡兰成小小年纪已懂得家境艰难。前面有几个哥哥,他小时候衣服都是哥哥们穿剩下来的,袖口长到盖没手指,裤子大到拖及地面。邻里叔叔家小孩比他大一岁,穿一身印花洋布衫裤,他看在眼里,也不羡慕。隔壁人家女儿比他小一岁,家里开豆腐店,有钱买点心吃,还有父母烧香带回的玩具,他什么都没有,也不吵闹。有一天,胡兰成与小伙伴在桥头玩耍,到了中午小伙伴都回家吃饭去了,他不回家,他知道家中没米,他怕回家让母亲为难。他去溪边摘了几个莲蓬,用绳穿起,独自在大路上甩着玩。直到母亲来叫他,说家里饭已做好,他才跟着回家。饭不是米饭,而是留作种子的蚕豆,他和哥哥弟弟用碗盛来吃。母亲坐在高脚凳上,带着歉意的微笑在一旁安祥地看着。
胡兰成逃亡时候写出的《今生今世》,里面最温婉少虚饰的词语怕就是腕底的故乡:桑树叫人想起衣食艰难,我小时对它没有像对竹的爱意,惟因见父亲那么殷勤的在培壅,才知世上的珍重事还有比小小的爱憎更大的,倒是哀怨苦乐要从这里出来,人生才有分量。
三国时庞德公在树上采桑,司马徽来访,又刘备小时门前有桑树团团如车盖,英雄豪杰的本色原是出在如此分量的人世的。我乡下的桑树也这样高大条畅,不像新式栽桑法的切短,蜷曲虬结。桑树初发芽舒叶,照在太阳光里,连太阳光都成了是新的。女子提笼采新桑,叫做“小口叶”,饲乌毛蚕的。及桑叶成荫时,屋前屋后园里田里一片乌油油,蚕已二眠三眠了,则要男人上树采叶,论担的挑回家。
但家庭的变故,人生的艰涩,使他觉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胡兰成父亲先后娶过两妻,前妻宓氏生有二子。宓氏亡故,吴氏填房,又生有五子,胡兰成总共兄弟七个,他排名第六。然而不几年间,一门兄弟七人七零八落,一个早死,三个未及成家即夭折,两个游手好闲。等到妻子病死,胡兰成远去广西闯荡时候,家中惟剩下胡母、侄女青芸和胡兰成两个尚幼小的儿女。
我觉得胡兰成身上有浓重的底层孩子的叛逆自尊,这因子是从小注定的,有点像《红与黑》中的于连,敢于挑战伦理和道德的底线,那些东西岂为我辈束缚哉?生命的瞬间消失的偶然,使他思考社会伦理的秩序与规范,是从规范出发?还是从个人生命的感觉出发?这在他的发妻去世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