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文妖代表作品> 第4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部分 (4 / 4)

3 月12 日,谭熙鸿夫人陈纬君因产后咳嗽不止,进入法国医院调养,不幸在医院中又染上猩红热症,数症并发,遂于3月18 日晚上在医院去世,时年二十六岁。谭熙鸿与陈纬君结婚六年,伉俪情深,天不假年,陈纬君遽归道山,遗下两岁的儿子伯鲁和襁褓中的女婴小纬。少年失怙,中年失偶,是人生的大不幸。谭熙鸿经不起如此沉重的打击,一下子病倒了,以致其代理北大总务长一职无法履行,不得不由沈士远暂时接替。6 月24 日,张竞生与蔡元培、李大钊、李石曾、李四光、沈士远、肖友梅、王世杰、丁燮林、李圣章联名在《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了《谭陈纬君夫人行状》,简介生平,称颂美德,寄托哀思。

谭陈纬君虽然一生短暂,却也有可圈可点处,尤其是她与姐姐陈璧君在香港参加革命一节,是张竞生所熟悉的,当时陈璧君就是从香港启程,潜往北京,找到了正在京师大学堂读书的张竞生共同研究如何营救汪精卫的。张竞生没有想到,在那个悲壮的营救行动背后,还站着一个年未弱冠的小女子:“前清季年,夫人尝与乃姐汪陈璧君夫人,偕作革命运动。在香港秘设机关部,以夫人年方幼,不易惹人注目,同志辄请夫人居其中以守之,夫人临事勇往,不稍怯。”然后就是赴法留学并与谭熙鸿结婚:“民国四年冬,乃姐璧君夫人及姐丈汪精卫先生赴法,夫人亦同往游学,时年十九岁。夫人留法约五年,专习油画,以其性好之故;旁及音乐文学。夫人在学校时,好学精勤不倦,虽疾苦无稍辍。平居习作诗词以为畅舒性灵。

二十一岁与吴县谭仲逵先生结婚于法国之波铎城。二十四岁偕仲逵归国,是年五月,同来北京。”

这样一位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传统美德:“夫人性和蔼,庄静,不苟言笑;尚勤俭,而深恶奢侈奇异之习尚;为人克己,而待人处事,皆极宽厚;虽仆役偶有过失,夫人亦皆以婉言正之。自律极严,不问男女,非道德高尚者不与友。夫人颇鄙视政治运动,而重视社会事业,于教育无比热忱,轻官吏与议员为不屑道。方期天假之年,为中国女界作之楷模,今乃不幸以染疾不治,与兹世长辞!呜呼痛已!”一个女子的去世,获得这么多大师级人物的哀挽,虽为士林风气,究属不可多得。第二天,谭家又在宣武门外北半截胡同江苏会馆举行追悼会,北大等八校同人及留欧同学纷纷与会,张竞生以同事兼谭家亲友身份前往致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北大名流均到场。胡适还在当天的日记上留下记载:“与任光、瀛章同到谭仲逵夫人的追悼会。与孑民先生及守常等小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爱情定则(3)

追悼现场成了社交场面,谭氏家事从发讣告到登启事、述行状,至少在北大日刊见报三次以上,具有颇高的“社会透明度”。

逝者长已矣,生者却还得把日子继续过下去。谭熙鸿既任校务,又兼教职,回到家里还要照顾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

转眼到了秋天,在广州执信学校就读的谭熙鸿的妻妹陈淑君,因发生陈炯明叛乱,广东政局不稳,无法继续在广州求学,就辗转北上。

有一天,张竞生在学校里遇到谭熙鸿。前次,他们两人在校务会上,因为一件公事意见相左,相持不下,弄得有点不欢而散。此后,张竞生听说谭熙鸿的妻妹陈淑君准备投考北大国文系,由于招生期限刚过,秋季已经开学,投考不成,只好寄居在亡姐之家谭宅,并在北大当旁听生。近期因事情太多,张竞生再没有到过谭熙鸿家里。

这次两人在路中偶然碰到,几个月不通音讯,张竞生见谭熙鸿虽然精神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